懂球帝首页>动态> 懂球号> 王涛:不惑之年,席地而坐

王涛:不惑之年,席地而坐

懂球号作者: 体育产业生态圈 2020-11-03 12:59

从《实况足球》解说到《FIFA》解说,从大「麦」家到大「卖」家,2020,王涛度过了他的「不惑」之年。

文 / 殷豪男

编辑 / 骆达

题图来自王涛参与《时尚先生》杂志拍摄时所摄

01

曾经的「实况足球解说员」

初次见王涛,是在他位于东五环外的家里。不管是待客还是独处,王涛在家时最喜欢待的地方,是他精心打造的一间「家庭放映厅」。

在这间近三十平米的房间里,最吸引人的,或许不是墙上那块200英寸的投影幕布,也不是墙角里两座塞满了电影碟片的书架,而是一位又一位动漫人物与明星的「巨型手办」:钢铁侠、李小龙、迈克尔杰克逊、「七龙珠」孙悟空、大海盗杰克-史派罗、「绝命毒师」沃尔特-怀特……几乎都是等人比例的大小。其中有一部分立像,则是疫情期间,王涛在家时亲手打造。

王涛亲自打造的一尊杰克史派罗立像

在沙发上,则散落着几盒还没有拆封的《FIFA 21》足球游戏卡碟。

不久之前,王涛刚刚完成了播音生涯迄今为止最为漫长的一次「解说」任务——1000个录制时长,超过69000条音频文本。从去年夏天再到今年夏天,在受疫情困扰的2020年,王涛、苏东与同在央视工作过的刘洋一起,接受了EA公司的邀请,如期完成了这款足球游戏新作的中文解说录制。

这个解说文本录制的工作量,恐怕也是他过往十余年中,为日本知名游戏公司Konami《实况足球》系列配音的总和。

「游戏、足球解说,真的是隔行如隔山。」在接受IGN专访时,第一次参与游戏解说的苏东感叹道,「王涛经验丰富,肯定是让他来牵头当A角儿(主持),我其实就算是在 B 角儿(评论)的位置上,依然还有一些陌生感,不够自信,毕竟我是第一次。」

「我本来觉得这不就是个游戏嘛,但玩家的反响居然这么大,难怪王涛这么红!」苏东说。

苏东(右)与王涛的合影 图片来自@IGN中国

在足球游戏的世界中,EA与Konami的关系,犹如Nike之于Adidas,是不折不扣的死对头。因此,这次「转会」,也意味着他将与彼此成就的《实况足球》系列暂时告别。

2020年8月的第一天,王涛发送了一条短视频:「实况足球,感谢这十六年成为你的中文解说,这是我这辈子最美好的事情,感恩!也许分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见!」视频的最后,明显眼圈泛红的王涛,略带哽咽地说出了「再见」。

但是,在Konami公司的《实况足球 2021》发售之后,中国玩家们依旧在包装盒上的中文解说一栏,发现了「王涛」的名字——已然解说了十六年足球游戏的王涛,职业生涯第一次,成为了两家死敌公司「共享」的解说代言人。在足球游戏的历史上,似乎还没有任何一名体育解说员,能在同一代发售的游戏产品中享受此等「殊荣」。

但依据王涛的描述,这次「共享代言」,属于一记阴差阳错的擦边球。

「我其实给Konami发了一封律师函,告诉他们,确实不能再用我的解说了。但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因为疫情,暂时无法再做新的解说。」在接受ECO氪体的专访时,王涛说,「另外,关于授权合同的期限也有各种解释,如果正式起诉,只能去爱尔兰的仲裁法庭解决。所以,我也能理解他们在新作里继续用我解说的原因。」

「《实况》对我有恩。」王涛又说,「毕竟是这个游戏与互联网,逐渐成就了我。」

在离开央视并投身「北半球」创业之前,「实况足球解说员」的微博ID,伴随着王涛走了很久很久。在那个游戏主机尚未在国内普及的年代,那句「欢迎来到实况8国际版的游戏世界」,成为了绝大多数中国足球迷们初识王涛的记忆。

「其实我自己玩的最多的一代《实况足球》系列,不是《实况足球8》(以下简称《实况8》)而是《实况足球6》。那会儿我已经在央视了,每天闲的时候就跟同事玩,泡在机房久的时候,每天起码得有10盘。」

在连云港老家的少年时光里,王涛便成为了一名游戏迷。他尽所能地购买收集了各类电视游戏机跟游戏盘,「玩尽天下游戏」成为了他的人生信条。其中,足球游戏,更是给年少的王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第一次玩《实况》系列是在1995年左右。90年代的足球游戏,已经做出了比较鲜明的球员形象。比如巴乔的小辫子,克林斯曼的金发,德国队服的经典纹理……当时看到是非常震撼的,没想到足球文化可以通过游戏,做出这么好的展现。」

1998年,央视转播法国世界杯时,一档通过游戏模拟比赛的策划栏目,让「足球游戏」、「解说」与「央视」这几个元素,第一次在王涛成长的轨迹中发生了重合。「大概就是EA出的《World Cup 98》吧,(节目中)模拟的就是意大利踢智利的一场小组赛。那会儿我正好十七八岁看球,印象特别深。」王涛说。

1996年5月,中国第一家网吧在上海诞生。这个当时并不起眼的事件,迄今回看,说是中国游戏乃至中国电竞的里程碑,也并不为过。2000年,韩国三星公司又出资700万美元举办了WCG挑战赛,这便是曾被广大游戏玩家所熟知的,一度被称为「电竞奥林匹克」的WCG的前身。那些在WCG上夺魁的中国选手们,也让「电竞」的概念第一次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彼时正在读大学的王涛,便成为了被启蒙的电竞新青年之一。千禧年之际,他离开家乡,来到了北京广播学院就读。

「电竞这个概念出现的时候,我就觉得蛮新鲜的。后来快毕业的时候,才知道电竞在韩国都已经是这样的规模了,中国的WCG已经取得这样的成绩了。尤其在工作之后,我逐渐了解到世界上的电竞又是什么样,是这样一个认识的过程。」

王涛所指的这份「工作」,便是他进入央视之后,经手制作的第一个重要节目——《电子竞技世界》。该节目于2003年4月4日在央视体育频道上线,每周六上午11:00首播,周日中午14:30重播,主持人则是刚刚年满三十岁的段暄。

作为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的以电玩游戏为内容的电视栏目,《电子竞技世界》(以下简称《电》)的策划与制作水平,如今时隔近二十年回看,依旧有颇多精良之处。例如资讯类板块的《电玩制高点》、评述类板块的《少数派报告》、人物类板块的《游戏先锋》,都开创了中国电竞报道的先河。

在那个「广院」还未成为中国传媒大学的时代,互联网还没有完全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年轻人们刚刚熟悉用QQ聊天,短视频的风潮也远未到来。这档周播节目,几乎成为了国人了解电竞动态的唯一窗口。

然而,背负着「误人子弟」原罪的电子游戏,在中国总是命运多舛。2004年,因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禁止播出电脑网络游戏类节目的通知》,《电子竞技世界》这档具备先锋意义的栏目,也被迫于当年6月4日停播,仅仅开播一年便匆匆收尾。

在《电》意外完结之后,王涛也因为工作劳累不慎面部瘫痪,脸部一度无法动弹,说话也颇为不便,只得暂且在家休养。在采访中,王涛没有向我们讲述更多关于《电》的停播细节以及这场大病的故事,他直接把时间线推进到了「实况解说」的节点。

事实上,王涛与《实况》这款游戏配音工作的结缘,便得益于《电》这档节目。

「最早我也是通过《电》的采访,认识了完全实况论坛的站长小叶子。然后之后我就老上他们的论坛逛。有一天突然发现一个帖子,是关于中文解说补丁的制作教学。怎么录音、怎么导出、怎么再导入游戏里……讲得很细致。我就跟着那个帖子,先把游戏中的英文解说听译一遍,然后改编下文本,把中文解说一句句录出来,对着教程,把近万句解说词切割出来,再导入游戏,最后再发布。」

中文解说补丁的制作过程繁冗复杂,更何况是初次涉足游戏配音的王涛。即便是一天做100句解说词,完成一部《实况》中文解说的配音补丁,大概也需要一百多天。于是,单枪匹马,由着兴趣,闷头闯入这门行当的王涛,也一度因为繁复的工作且孤立无援,陷入过临近崩溃的状态。

「我(激励自己)的办法,就是把那些已经切割好的音轨,再导入到游戏里,然后自己玩一玩,感觉有点像样了,能听出效果了,又重新有动力了。」

——该句采访原载于《大家好,我是解说员王涛!记者王涛!导演王涛》,选自杂志「UP向日葵」2011年16期,作者刘雨钟。

历经半年的努力,王涛为《实况》系列制作的第一版配音作品——《实况足球7》中文解说补丁终于完工大吉。将补丁上传到了完全实况论坛之后,再一次身心俱疲的王涛打算暂且休整。但正巧,彼时的Konami即将推出续作《实况8》。在论坛听到了王涛配音的站长小叶子,顿时也被其风趣的文本与专业的制作所打动,他立即联系到了王涛,希望双方就《实况8》的中文补丁制作,展开正式的合作。

「说实话,刚折腾了半年,我当时真的是有点累了。我说咱们就在《实况7》(解说补丁)的基础上改一改,争取能赶在《实况8》最终版发行前,把新的解说补丁做出来就行。就这样我们又一块努力了半年多,总算把这个做出来了。」

《实况8》游戏主界面

《实况8》,是由日本游戏软件商巨头科乐美(KONAMI)公司在2004年所发售的一款模拟足球类的电子游戏。其公认好评的操作性与游戏性,让《实况8》成为了那个年代中最为出色的足球游戏。甚至,时至今日,仍有不少玩家对《实况8》爱不释手,并依据现实中的球员名单,不断为该作游戏更新着最新补丁。而王涛颇具特色的中文解说音声,让《实况8》成为了国内玩家心中的经典之作。

「当时的(配音补丁)就是用一台PC做的,话筒也就是20块钱小破话筒。但其实足球比赛特别是现场比赛的解说,本来音质就是有损耗的。从现场传输到观众耳朵的时候,太完美的音质反而有点失真,这样(简陋的条件)录制的,可能反倒增加了一些现场感。」王涛评价说。

尽管面对的是从未接手过的游戏配音工作,但经过科班训练及多年工作的王涛,无论在音声、语调还是语气上,都能将游戏解说拿捏得当。当然,他为《实况8》改写的大量无厘头却又不失足球专业性的解说词,也自此成为了一大特色。

王涛解说文案的风格,归纳起来,大概有如下几个特点。例如,大量引用当年的新闻热点讨论(如调侃陈凯歌的《无极》与李宇春)、结合古人古书改写的段子(如「据红楼梦记载、多传球可以提高进球率。」、「孔子说,好的边路传中极易导致进球。」)、俗语的串用与错位(如「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之势杀入禁区」)以及,那句最朗朗上口的,「哈!来了个敲山震虎!」。

直至今日,这些语录仍被玩家们津津乐道。

无厘头的解说,让一款相对严肃的足球模拟游戏,增加了许多娱乐的气质。《实况足球8国际版足球狂欢V2.0版》、《实况足球8中国风暴WECN V 2.5》、《实况足球8国际版DOVS完美纪念珍藏版》……这些带着王涛解说的形形色色的《实况》游戏版本,几乎是每一个中国80后、90后球迷们曾经电脑里的标配。

多年后,当王涛创立的「北半球」生产周边时,那句「敲山震虎」,自然也被当作了一句设计文案,用烫金文体,印制在了一款黑色T恤上。在我们第一次去王涛家做客时,这件T恤被他穿在了一个半身模特上,立在客厅一角。

一举成名后,为足球游戏配音,便成为了王涛在央视工作之外,每年最重要的「日常」。《实况足球》在中国,也与王涛这个名字,开始紧密连接在了一起。

十余年间,主机更新了一代又一代,球员更换了一批又一批,那批听着王涛踢《实况》的青年们,也都逐渐成家立业,走入成人世界。王涛配音的足球游戏,也从《实况》变成了《FIFA》。

今年新发行的《FIFA 21》,作为该系列历史上第一代官方普通话解说,玩家在游玩时不难体会到其更优良的录音质量、更精准的文本匹配以及更严谨的后期制作。

「他们(EA)的工作,比以前足球游戏解说要细致和严谨得多。」王涛谈起这次录制工作的新收获,「我们录完之后,他们会马上拿回去,放到比赛画面里去试听,有时候觉得配合不太好就会让我们重录。再比如同样一句话,也会要求我们用不同的情绪和语腔语调,来录制个十次左右,然后再选出最适合比赛场景的那么几句,放到游戏里。」

9月9日,@EASPORTS_FIFA 在微博上为王涛与苏东的新配音预热

即便如此,官方身份也带来了更多的规则与限制。比如,所有的解说文本,都是严格基于英文解说文本进行的翻译与校准,留给国内解说员们再自由发挥的空间,着实有限。因此,那些王涛众多的著名语录,包括那句「敲山震虎」,都没有在本作游戏中出现。仅从解说角度而言,《FIFA 21》想要在知名度与特点上,超越曾经《实况8》的高度,绝非易事。

经典已难重演。而隐藏在官方与民间解说高低之争背后的暗线,则是正版足球游戏在国内的挣扎。

长久以来,由于管理政策、国行审核严格以及社会风评等因素,《实况足球》、《FIFA》等游戏系列在日本、欧美所主打的PlayStation、XBOX等家庭主机平台,一直难以名正言顺地进入大陆市场。甚至时至今日,《FIFA》游戏系列都从未发布过国行版。

于是,在正版游戏长久缺位时,大量民间爱好者承担起了汉化与传播的任务。在成长相对畸形的国内游戏市场,培养起了一批「互联网一代」的足球游戏爱好者。尽管这些补丁制作者也一再明确表示,出于版权,他们永远不会将自己的作品标价销售。但随着游戏在华版权等生态的完善,总有些野蛮生长的事物,要从地下,回到地上。

2016年秋,距离《实况8》发行12年之后,在新作《PES 2017》包装盒上,人们第一次在官方中文解说员一栏,看到了王涛的名字。

「大消息!经过20年的努力,我从一个实况迷到民间实况足球解说员,终于成为了实况足球官方解说员,梦想的实现得感谢各位的帮衬!在此谢过,我等会更加努力。」2016年9月7日,王涛发送了这样一条微博。

在那一刻,「游戏配音」对于王涛而言,从爱好,正式变成了一份工作。

而彼时的王涛,也不再是一名为央视打工的「实况配音解说员」,他的新身份,是一家名为「北半球」的体育媒体创业公司的CEO。与他共同登上《PES 2017》中文解说栏的,还有他最得意的一位「弟子」,「北半球」制片人苗锟。

02

不孤单的北半球

「您之前采访过了涛哥是吧?话筒一架,有点不敢乱说话了。」相对于视频中的机灵与健谈,生活中的苗锟,显得有些腼腆。

大学毕业后,苗锟只身来到北京,经历了一份不如意的唐卡销售工作以及短暂的央视实习之后,2014年春,苗锟跟随尚未完全离开央视的王涛,进入了北半球工作。这份人生中的第一份正式全职工作,他一干就是六年。

参与北半球电影项目拍摄的苗锟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就给涛哥发了一个微博私信。问《天下足球》还招不招编导,我觉得我还挺适合做《爆笑体育》这种节目,但也算意料之中吧,他没有回复我。后来有个在央视三套工作的高中班长联系我,说台里缺人,叫我过去帮帮忙,我就进了央视。结果没干多久,过年的时候,又在微博上看到了涛哥的北半球传媒发了招聘,我马上又通过邮箱投了份简历,这次终于收到了通知面试的回复。」

时隔多年,王涛对苗锟当年求职的执着同样记忆犹新。2016年,王涛转发一则经由苗锟剪辑并配音的足坛总结短片时,甚至还特地附上了当年苗锟在微博求职的截图。

2013年4月,苗锟通过微博给王涛发送的第一条「求职」私信

在采访时谈及这段故事,王涛的言语之中,也表露着庆幸,与一点儿自豪。「他刚进来公司的时候,工作能力还比较初级,心态也不是很自信。但我也没想到他后来会那么优秀。从剪辑、录音到制作,学习地很快,逐渐都能自己完成。」

「其实我们就是提供了成长的土壤。我只是告诉他,我们想做什么样的内容,其余的就是靠他自己吸收和努力了。」

谈及自己在北半球的六年职场生涯,苗锟用了一个词,「知足」。「那会儿不是老管王涛、刘嘉和朱晓雨叫做《天足》配音三巨头嘛。那时候就觉得,能在央视做一个像他们那样的体育编导就挺好了。但后来,我在北半球就发现能做的东西还挺多,又能配音,又能做节目,还可以解说,甚至还可以去演电影,完全超出了对于自己职业的想象。」

「比如,我那会儿有个目标,就是在2025年之前,能够为《实况足球》配上音就行了,还不一定是官方的那种。结果,我2016年就跟涛哥一起成了实况足球的官方配音,一下子提前9年实现了梦想,反而有点不知所措。」

不过,苗锟从单纯的编导剪辑,到剪辑配音一把抓,也是因为一次机缘巧合。据苗锟描述,公司初期负责配音工作的只有王涛自己。但有一次临时来了配音任务,当时的王涛还在欧洲出差,时间紧任务重,苗锟便自告奋勇接下了配音工作,顺利完成了任务。自那之后,苗锟便尝试着接下了越来越多的配音工作。

有趣的是,在王涛看来,苗锟的「歪打正着」,反而是成为一名体育解说员的正确路径。「我始终觉得,好的解说员是从编辑岗出身的,而不是上来就直接操刀解说。」王涛说。「你看詹俊,在正式成为解说之前,他做过摄像、做过编导、做过翻译,做过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事儿,让他有了一个很综合的能力与经验。包括段暄、建宏、黄健翔以及贺伟他们也都是,大家都是这样,没有一个人上来就是做解说员,这成长路径是不对的。」

但是,在入职北半球的头几年,苗锟的短视频配音与解说作品,在个人风格上经历了一段较为漫长的探索阶段。作为王涛的「铁粉」,其无厘头的解说词处理,甚至是语气与语调,都带着太多与王涛作品相仿的印记。这致使许多人在看完视频后,都还认为配音员是王涛自己,是另一个画风的「王涛制造」。连王涛都不得不多次在微博转发视频作品时,特地强调下配音员是苗锟,而不是他自己。

而谈到视频风格与王涛近似的话题,苗锟却说,关于内容制作的方法论,王涛其实从来没有主动教过他。「涛哥是我的老板,是我的老师,也是一个好朋友。业务上我确实受他的影响很大。但实际上,他从来没有像传统师傅带徒弟那样,手把手把本领教你。细节相关的他从来不会主动教你,就纯是我在旁边观察他。」苗锟说。

「有时候,我自己会不自然的注意他在做什么东西,他配音的方式或者他剪东西的思维。但他从来没有说过像“按照我作品的标准来”,“等我做出来,你们就按照我的方法做”这类硬性要求的话,从来没有。我觉得这就是涛哥比较难得的一点,他不会强加自己的心思给你。」

苗锟的微博背景图,是周星驰与周润发的一张合影。对于老影视剧集的情结,也帮助他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做片子的路数。在苗锟近两年发布的视频中,我们见到了大量基于影视素材,并利用足球或体育话题,再进行台词改写并配音的趣味视频。

例如,通过《三国演义》刘关张三兄弟结义的戏份,改编的足球短视频《毛抬厂演义》;通过B站火爆的日本电影素材《啊!海军》片段,针对体测的热点话题发布的短视频。其各自在微博上的转发量都超过了千转,成为了这个体育小年里,难得的体育内容爆款。

追本溯源,苗锟在中学时期接受到的互联网事物,成为了决定他未来职业规划的重要因素。「上中学那会儿,恶搞视频不是刚在国内兴起,比如《一个馒头的血案》、《中国队勇夺世界杯》等等,包括玩《实况8》听到涛哥的解说,对我们的冲击很大,那时候我们就感觉,怎么在民间还有人去做这样稀奇搞怪的东西,从来没见过。」

「以前就觉得,剪片子也好配音也好,干电影干电视的那些人都得花费一大笔钱才能做这些东西,但没想到这些低成本的民间制作也能火。于是,那个时候我自己也开始模仿着开始做恶搞视频,素材以《英雄本色》、《无间道》那种老港片居多,我自己一条一条剪,然后找一些小伙伴来配音,可能就是如今我做这些视频的雏形吧,相当于给内心播下了一颗种子。」苗锟说。

更有趣的是,谈及影视,「北半球」这片土壤,曾经便是王涛在体育工作之外,一片影视导演梦的自留地。

2019年1月,北半球员工在大阪环球影城团建时所拍摄的合影

2009年底,王涛与几个要好的伙伴一起,成立了一个名为「北半球」摄影工作室。该名称来源于王涛的朋友,前 《冠军欧洲》主编胡隽的网络ID名:「不孤单的北半球」。2011年,公司参与制作的李冰冰微电影《闺蜜》,让北半球在业界初露锋芒。之后他们又接连为黄渤、吴辰君等人制作了一批微电影项目,为公司积累起了初始阶段的名牌项目与资源人脉。

然而,无论是做影视还是做游戏解说,这些「副业」,都没能帮助王涛在央视的「主业」上有进一步突破。陷入职业瓶颈的王涛,开始考虑离开央视,自己创业谋生的可能性。

「我本来真没想从央视出来,我就想圆一个自己的梦。一开始北半球的项目都不挣钱,而且我连体育都不碰,甚至都没怎么想过注册成公司去运营。包括给《实况》游戏配音,我每年都是自己赔钱做,可台里的领导们都不怎么看重这些东西。」

谈及这些不如意的往事,王涛依旧有些忿忿不平。「我其实特想让领导们知道,就此让大家认识我,但开始没人当回事。结果等《疯狂的足球》、《爆笑体育》这些

节目火了之后,就有人把我这些事儿用A4纸打印出来,向领导告状我干私活。」

「我不是一个擅长搞人际关系维护的人,我只是想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工作。」

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著名的46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计划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一「文」激起千层浪,在政策红利下,体育行业一度成为了备受投融资关注的热领域。渴求实现更大自我价值的王涛,开始把目光投向更具发展潜力的互联网行业。

在向央视递交了最后一份离职材料之后,王涛发送过这样一条微博。「感谢体育频道把我从一个懵懂的毕业生培养成敢于闯天下的体育媒体人。那里存留着我的梦想,未全实现但无怨无悔。再见,我留在那里的青春;你好,我自由美好的未来。」

而在文字之外,则是他挑选的八张与央视工作有关的照片。其中有与曾经仰望的央视解说偶像黄健翔的合影,有与巴西球星小罗的合照,也有他的成名节目之一《爆笑体育》的出镜图——这档由王涛主持制作的栏目在2013年3月18日首播,每集25分钟的时间里整合剪辑了世界体坛包括足球、篮球、排球及各类奥运项目的搞笑画面,再配以王涛标志性的无厘头解说,在央视五套收获了相当不错的收视率。

这张主持爆笑体育的出镜图,成为了王涛离职央视微博的配图之一。彼时他的身份认证仍然是@实况足球解说员,不久之后,他便把名称更换为了@北半球王涛

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可以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看到大量基于当年《爆笑体育》栏目素材所剪辑出的短视频。而这档栏目的诸多特点,也在王涛在北半球时期的各类策划中继承下来。

回顾央视的岁月,如今的王涛依旧心潮难平。「当年进央视之后见到健翔的那种激动,真是实现了人生第一个梦。」

同样是在央视期间,王涛也借工作机会,见到了自己的球员偶像:意大利球星罗伯特巴乔。「94年第一次看世界杯,我就喜欢上巴乔了。结果2007年,他来中国做商业活动。我当时正好给《天下足球》干活,需要借那个活动给巴乔做一个访谈节目。于是接待的工作也都由我来负责了,在他旁边忙活着,特别激动。只是可惜我不会意大利语,没能说上几句话。」

「我就没想到,这辈子会见到他,而且没想到是在自己27岁,这么早的时候。」说到这里,王涛略微停顿了一下。「本来我的设想是,等我年纪大了,我要飞一趟意大利,专门去拜访他。」

「真的,能见他一面就行,远远看着都行。」

1994年世界杯决赛,意大利传奇球星罗伯特-巴乔(左)的「背影」

2014年的8月份,王涛正式离开了工作了十一年之久的央视。《爆笑体育》也在王涛离职之后,正式停播。

「自由美好的未来」没有立刻到来,创业的现实依旧骨感。上到包括足球在内的国内体育大环境,下到《实况足球》等体育游戏的影响力,和十年前王涛进入央视时相比,均不可同日而语。大文娱市场的兴起,逐步抢夺着一块又一块原本属于体育的领地。无论在内容层面、营销层面还是消费层面,体育在国内,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作为「电视人」+「体育人」,王涛所处的赛道垂直而初级,下海创业困难重重。

即便如此,王涛也有自己的「优点」,与其他同期离开央视投身互联网江湖的名嘴相比,不管是拍视频、接合作还是玩直播。传统电视出身但自比为「网生态」的王涛,都更懂得放低自己的姿态,更懂得大多数用户想看的是什么内容。

作为北半球最具影响力的个人IP,王涛很快便将「实况足球解说员」的招牌,变成了公司以「娱乐+体育」视频制作为核心的内容能力。例如,延续《爆笑体育》路数的《足球各种嘿》;聚焦大赛现场的《翻转巴西》;专注国内足球的《新中超客栈》;明星访谈栏目《明星三缺一》;里约奥运会期间的短视频栏目《朝阳群众奥运台》等等,在互联网平台都获得了不错的流量。

资本纷至沓来。2015年5月,北半球完成由经纬中国和浅石创投联合投的25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2018年8月,北半球再度宣布完成千万级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则是腾讯兴趣内容基金TOPIC。无论市场上流行的是长视频还是短视频,流行的平台是优酷还是抖音,王涛似乎总能带领团队,找到适合成长的新土壤。

03

「拼」,是北半球传媒签约艺人杜黝黝为王涛贴的标签。

工作前,杜黝黝对足球关注不多,甚至在公司面试第一次见到王涛时,才听闻了他的名字与相关事迹。但大学时期就加入北半球的杜黝黝,如今已从一个普通播音系学生,成长为北半球的当家主播之一。在这次采访中,杜黝黝则不吝地,对自己的「行业领路人」抒发着赞美。

参与电竞赛事FSL解说的杜黝黝(中)

「涛哥真的是一个太拼的人了,你不知道他有多拼。作为一个公司员工,在他面前我们总会默默地想要低下头,因为他真的太拼了。你总以为你已经很努力了,但再看看涛哥做的事情,你就会觉得,天呐,这是人做的事情吗?他不用休息的吗?」

而让杜黝黝最钦羡的,则是王涛对新生事物飞快的学习能力。

2020年,北半球将抖音账号的运营作为了重点业务之一,王涛、苗锟、杜黝黝、洋叮叮以及北半球的「骚客」,都开始在抖音发力,进行着有计划的内容更新。但在这其中最具备流量号召力的,依旧是王涛的个人账号。

3月31日,王涛在抖音上以@解说员王涛 的ID开设了账号,并推送了第一条自我介绍的视频。自那天开始,王涛以近乎平均每天更新两条的频率,基于体育搞笑解说的内容,迄今为止在抖音上更新了455个视频,收获了413万粉丝关注,以及超5700万次数的点赞。他用了仅6个多月的时间,成为了这个短视频平台上的顶流体育账号。这对于2018年就开始接触抖音的杜黝黝来说,是个需要仰望的「奇迹」。

王涛的抖音主页

「是的。他的确跟我们说过,要把抖音当成自己的男/女朋友这句话。要多花时间去陪伴他们,研究他们。」杜黝黝笑了笑,「但你知道最恐怖的是什么吗?最恐怖的就是,感觉他自己拍这些抖音,却没怎么浪费时间。脑子里有了点子,就能立刻给拍出来。而且在干这件事儿的同时,其他工作也不会耽误。」

「比如,我跟他一块出差的时候,白天在组里,他去客串个演员拍戏,开拍前他就能在酒店或者车里,把抖音拍了发出去了,然后拍完戏回来,晚上还能直播一会儿,直播之前可能还会再发一条抖音,等直播完了,他甚至还会再写写剧本什么的。」

在杜黝黝看来,王涛的高效,是建立在他对业务娴熟的基础之上。「效率高是一方面,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保证,每天自己都能填满时间在做这些事情。但在我们眼里,涛哥他真的太强了。效率还是建立在了他的综合实力上。」杜黝黝补充道,「他之前还偶然说了那么一句话:我现在其实挺欣赏C罗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都35岁了,无论赛场内外他还能够拼,不浪费自己的生命。」

「他说,他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王涛身穿C罗球衣,并模仿C罗经典庆祝姿势所拍摄的一张照片

王涛的「拼」,固然有自身内因的推动——作为北半球领头人,他异乎常人地付出着努力,也享受着超人气的流量带来的回报。但在「工作狂」的外壳之上,推着王涛前进的,依旧是公司巨大的营收压力。

无奈的是,不论是苗锟还是其他旗下艺人,目前他们在中文互联网世界的流量号召力与变现能力,仍难以与王涛个人的IP相提并论。「北半球」目前的姿态,依然是一家打着王涛深重个人烙印的创业公司。作为公司的一家之主,他必须要在资本与算法的裹挟下,保证住公司流量的命脉。

在一则王涛录制的抖音短视频中,他如此开场:「你们不要老让我再解说菲律宾灵魂跳水队了,就烦说那个。」此时,视频中的同事给了一句旁白:「涛哥,你都掉2万粉啦!」听闻此话的王涛立刻正襟危坐,开始了对于跳水比赛的解说。尽管只是一则搞笑视频,但这样的对话场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王涛做内容时的矛盾与妥协。

曾经,王涛为「北半球」的「轻王涛化」甚至「去王涛化」做过努力。在他离开央视全力扑在「北半球」之后,他曾通过上马各种新业务,力图让公司的形象,显得更加综合化与多元化。他们尝试过一周更新七天的长视频系列栏目,尝试过耗资千万的卫视综艺,也尝试过上线半年就默默停止运营的APP。试错固然能带来经验,但沉重的学费,也曾几度将公司推向悬崖边缘。

2016年初,《绿茵继承者》在浙江卫视上线播出。这是一档由浙江卫视旗下的蓝巨星传媒,携手腾讯互娱和北半球共同推出的真人秀综艺。16位足球少年在王涛的带领下,前往欧洲8大足球俱乐部接受言传身教。十期的节目中,共邀请到了包括C罗、梅西、伊涅斯塔、苏亚雷斯、卡纳瓦罗等十三位国际球星出镜,在国内的体育综艺史上可谓创举。

《绿茵继承者》宣传海报

这档节目,无论从节目规模还是制作体量上,是北半球正式成立以来所承接的最大的项目。迄今为止,也是北半球唯一一个上到卫视的节目。超过100多人的团队远征欧洲,横跨西班牙、德国、意大利和英国,拍摄了近40天的时间。重压之下,北半球团队也在整个综艺的拍摄、制播与宣传环节中,暴露出了不少对于大型综艺节目掌控力不足的问题。

「太难了。」谈起那次欧洲之行,苗锟反复说的一个字,就是「难」。

但说起当初对于节目的构想,苗锟仍然表现得极为兴奋。「当时北半球正是往上冲的一个状态,大家的野心非常大。你想想看,一档综艺里能包揽这么多球星,C罗、梅西、托雷斯……谁都没有操作过这么大体量的一个体育真人秀。如果能做成,会是一个多么有轰动性的节目。」

「所以,那个时候大家一鼓作气就上了,完全没想到真实情况会那么复杂,比如第一次去巴塞罗那的时候,迎接我们的就是狂风暴雨,也没有准备其他的拍摄预案,就只能顶着大雨拍,最后所有人都湿透了。」苗锟说。

「再比如节目当中出现的一些争议,大家如果只看节目,会觉得很不满意,觉得“你们怎么这样怎么那样”。但说实话,当时在拍摄现场时,其实真是挺难顾及到这么多的,或者说,现场条件也是不允许我们做成理想中的样子。在国外那么久,突发状况也多,时间进度又很紧,很多时候想的就是不求其他,能把节目顺利完成就行了。」

从制作到播出,《绿茵继承者》耗费了北半球巨大的人力与物力,但经验的欠缺以及其他众多内在与外在的因素,让这档综艺成为了他们一次付出巨大代价的「豪赌」。在节目完结之后,北半球内部对整个项目进行了严肃的复盘,该节目也对公司的发展路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我们回来以后就在想,这次欧洲之旅究竟是一个屎味的巧克力,还是一个巧克力味的屎。」苗锟告诉我们。

风暴中心,王涛也经历着从未有过的考验。尽管如此,作为北半球的「精神领袖」,他很少在团队面前表现出焦虑、消沉或愤怒。当拍摄现场陷入混乱,王涛总是冲在最前面,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人脉,控制住局面。

「那会儿我们年纪也不大,在欧洲的时候内部难免也都有各种怨言,抱怨各种安排不合理。回国后连涛哥自己都说过,私下里其实焦虑得不得了,一度甚至有了停拍让整个团队直接回国的想法。但想想当时好像从来没有见涛哥抱怨过,内心再崩溃,他也没让外人看出来,还是顶在前面给我们挡风挡雨。这可能也是一个Team Leader的重要品质吧,如果他的心思都散了,那整个团队可能也垮了。」

「隔了几年,想想内在应该还是一个巧克力,核还是甜的,但是确实经历了太多的磨难、非议与教训。」关于到底是不是一颗巧克力,苗锟回答说,

在王涛看来,众多的磨难,则都是创业「试错」中的一部分。

「其实创业就是一个大型试错现场。我们做过的那档综艺(《绿茵继承者》)赔了1000多万;做过一个骚客APP也赔了好几百万。而且这个APP上线了半年就下线,因为我认为已经没钱烧了,也融不到资。」

「相比较央视的环境,互联网创业的确更适合我。但其实后来我发现,其实在哪儿都一样,对,那会儿自己还是太年轻了。」王涛说。

在被我们继续追问,究竟有哪些东西「都一样」时,王涛接着说,「你以为互联网是净土,但慢慢就能发现,那些互联网大公司里也有恶性竞争,搞关系,任人唯亲,一模一样。现在这年头,并不是一个你有实力,就一定能走得出来的时代。」

录制节目时的王涛

此外,与投资人的「斗智斗勇」,也多次让王涛感到身心俱疲。「说到融资,我们估值曾估到三个亿,但我没拿,我说我们会更值钱的。然后真正到了我们更值钱的时候,资本市场却完蛋了,公司估值一度退到了2.5个亿、2个亿甚至1.5个亿。结果我自己心态又放不下了,我觉得三个亿我都没拿,现在干嘛要拿。」

「包括投资人们,给公司的指导方针也会来回地变。一开始会告诉你,要做公司不要做生意,过了两年他们又说,要先做好生意再做公司。后来我就踏实了,我说管他做生意还是做公司。踏踏实实,做好盈利,让公司活下去就行了。也是一个慢慢学习的过程。」

04

从「麦」到「卖」

「暂时放下故事,选择活下去」。

2020疫情年的北半球,在王涛的带头下,像罗永浩等其他大V一样,成为了在抖音「直播卖货」的一员。

直播卖的货,则是球衣。

无论在王涛的家里、公司,还是王涛拍的视频里,形形色色、样式不同的各类球衣是最显著的要素。甚至,在王涛的400多个穿球衣拍摄的抖音短视频中,你都很难找到两件同款。

据王涛介绍,他个人收藏的球衣数量达到了1000件左右。在北半球的公司里,王涛的办公室里有一个衣架,上面挂满了近百件球衣。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件球员签名的珍藏版球衣,都被认真装裱在了大画框里,散布在北半球办公室的地上、桌面上和墙面上。

北半球公司一角

王涛人生中得到的第一件正版球衣,是英超球队纽卡斯尔联的队服。「当时有个舅妈在英国的纽卡斯尔,她就给我买了一件喜鹊(纽卡斯尔联的昵称)的球衣,那时候也不知道印号印名字的事儿,就知道贵,折合人民币700多块吧,还是在90年代,那是一个多值钱的数字。」

「但摸到球衣的时候,我的天……那手感,那做工,给我激动坏了。我第一次知道真球衣究竟是什么材质。」王涛回忆说,「我第一次来北京玩的时候,就穿着那件纽卡球衣。结果巧了,路上撞到一个老外,见到我之后特别激动,用英文跟我说“我就是纽卡斯尔人”。我那会儿都不敢跟老外对话,只能跟着乐,特别逗。」

2020年7月26日,王涛与北半球的小伙伴一起,从办公区特意辟出来了一块空地,摆好桌子,布好灯光,架好镜头,在抖音上做了第一场直播带货活动。在经过两三次直播的摸索后,王涛将带货直播的主题,固定为更垂直的「球队专场」:巴萨专场、米兰专场、阿根廷专场……特别是9月4日晚的曼联专场,三个小时的售卖额超过了100万,并吸引了身为曼联球迷鹿晗的关注。

「不止是曼联,巴萨、米兰、阿根廷也都卖得很好,不可思议的好。」谈起自己的球衣销售战果,王涛有些自豪地说,「一晚上过百万,这在体育垂类销售里是难以想象的,而且我们没有买什么流量机器人,也没有雇人来当买手,销量全都是真实的。」

「特别是那些几千块钱一件的签名球衣,54321开拍,啪,秒没。」

10月31日晚,王涛与杜黝黝的抖音直播拍出了50余件收藏版球服。压轴的一件售价为15000元的高价鲁尼落场球衣也被一抢而空

「要不是最后总因为货源跟不上了,存货够的话,我们算了下,一晚上冲个破千万的成绩,都不是没可能的。」

良好的销售成绩单,坚定了王涛做球衣销售的信心。他向我们指出,过往国内球衣市场上,会带货的往往不具备足球素养,而懂足球的又没有一个垂直的聚焦平台,再加上资本也不关注,没有几家体育公司能够把球衣生意做到满意的程度。但抖音直播的火爆,让他看了聚焦消费者的可能性,而北半球自身的足球基因,也给了他们在销售领域中足够的专业基础。

「我们其实很早就做了一个短视频栏目,叫《脱下你的球衣》。这个节目的想法就是,我们每一期去带上一个球星职业生涯里,从俱乐部到国家队的所有球衣,平均每个球星有三十多件。然后拿到球星本人面前,一件一件签名,然后跟大家讲关于那些球衣的故事。有点可惜那个时候没有抖音,哈哈。」王涛笑着说。

王涛与西班牙球星托雷斯,参与一期《脱下你的球衣》的拍摄

在球衣这件事上,王涛的确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内容层面的输出。在他的抖音与微博上,时常会有关于球衣收藏展示的短视频。甚至在早年的知乎上,王涛还特地发帖科普过不同球衣版本之间的区别。

开直播、卖球衣,做推广……在很多人看来,北半球的业务重心,似乎已经偏离了足球内容的制作。但在王涛看来,想要在短视频时代乘风破浪,不管是赚流量还是做销售,核心能力依旧是「内容制作」。关于怎么在自媒体时代立业,王涛也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一些心得。

第一条,是「不要唯流量论」。

「流量肯定是重要的,但不能唯流量论,看完不留粉的流量就没有意义。比如那些社会新闻视频,以及今日头条上那么多猎奇的标题,流量总是那么高,但那些流量本身未必就是有用的。不管有多少流量,只有你的东西能够转化为喜欢你的人看到了,被看过的人所接受,才能真正有价值。」王涛说。

而另一个王涛所相信,并且一直在坚持的自媒体信条,则是「观众喜欢什么,我就给他看什么。」

「做媒体,就得做观众爱看的东西。甚至,你说这东西别人不爱看,你也得会做得即便他不爱看、不开心,但还是会关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看,这也是传媒的规律。很多人吭哧吭哧费劲在做一些东西,好像自己很坚持,但心里又放不下流量,这就不对了。」

「既然做自媒体,就不要做那种不声不响的东西。」

体育创业场上的王涛,对自己笃定的东西,似乎总有一份不容置疑的强势与坚持。在流量与算法之间,他不断计算着,争斗着,挣扎着。但在一块块屏幕的方寸之外,在苗锟、杜黝黝等员工的眼中,王涛还是一个擅长创作各类剧本剧作的「才子」;一个几乎从来没对下属发过火的「好老板」;一个往往会被不知名文艺片而感动到哽咽的「性情中人」。

2020年6月,北半球和网络播客「大内密探」合作的广播剧《心罪档案》正式上线。王涛作为编剧和主演,与自己的发小相征一起,「跨界」完成了一个颇为新奇的项目。采访中,我们也由此跟他聊起了不少关于影视的话题。胡波所拍摄的香港金像奖影片《大象席地而坐》,则多次在聊天中,被王涛所提及。这类擅长讲述底层小人物故事的电影,是王涛常观看并喜爱的类型。

2018年,王涛为大内密探拍摄的形象照。这张照片,后来也成为了王涛的微信头像。

2017年10月,年仅29岁的胡波英年早逝,他执导的长片《大象席地而坐》,则成为了他电影生涯的绝唱。不过,在这部影片之外,他在北电就读时期所拍摄的一部短片《到科尔多瓦》,也在他去世之后,被不少影迷重新翻出来观看。片中则有一首西班牙民谣《骑士之歌》,如此吟唱到:

「何其漫长的路途,何其英勇的小马;死亡已经在等待我,等我赶路去科尔多瓦。」

已经步入不惑之年的王涛,仍在追逐着自己的「科尔多瓦」。他职业生涯中的诸多「偶然」,也都源于他不断追逐的「必然」。他为足球流汗流泪,靠足球打出了响亮的名望,也因为足球背负了众多的指责,但他依旧痛并快乐着,深爱并享受着,足球和体育,为他带来的动力。

「去年年初,我去美国看了一次NBA全明星赛。在夏洛特,乔老爷子的主场,气氛特别好。除去场上那些球员之外,艾弗森、奥尼尔、奥拉朱旺、乔丹这些传奇超巨们也都来了。我在场边看着,又圆了一个梦。」

「挺难忘的。」王涛沉默了一会儿说。

(全文完)


懂球号作者: 体育产业生态圈

不代表懂球帝观点

严禁商业机构或公司转载,违者必究;球迷转载请注明来源“懂球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