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球帝首页>动态> 懂球号> 专访前深足李小刚: 写一本对得起足球、佳兆业和自己的书

专访前深足李小刚: 写一本对得起足球、佳兆业和自己的书

懂球号作者: 体坛新声代 2020-10-20 19:32

足球经理人是什么?足球经理人到底干什么?足球经理人的作用是什么?这些问题,这本二十万余字的《我在佳兆业做足球——足球总经理工作笔记》告诉了我们答案。这本书,也是第一本记录一线足球经理人工作经验与总结的书,初看封面可能觉得朴素,但内容却是十分扎实并且干货满满。

作者正是拥有丰富一线管理经验的前深足总经理李小刚。刚总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早期在媒体工作,后进入地产行业,先后在恒大集团和佳兆业集团从事品牌工作。《深圳晚报》资深足球记者黎晓兵曾写道:“李小刚曾是广州恒大进入足球领域的亲历者和见证者,秉承了恒大雷厉风行、顽强坚韧的精神作风。2016年2月,随着佳兆业接手深足,李小刚成为俱乐部总经理,为深足清理旧账、重新回到前进的轨道付出了相当艰辛、不足为外人道的努力。连续3年‘圳能量一起冲’,李小刚带领团队打了一个又一个硬仗,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在2018年11月冲超成功,也把自己的名字与全队一起写进了深圳足球的历史。3年4个月,是深足25年历史中单一任期最长的总经理。“

离开深足之后,在与朋友闲聊的间隙,刚总得到了启发和鼓励,同时也希望为中国足球留下一些有意义的东西。于是,就有了这本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书。

全书共49篇工作随感,15个工作思考,3场工作交流,分别对应三个部分:工作笔记、工作思考、工作交流,刚总把他在深足的这三年半的所思所感全部都倾注在了书里面。文字的风格也跟刚总的性格一般,简洁、干练、流畅,没有多余的废话,敢说并且敢于指出问题,许多大众关心的问题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像这样一本价值与意义共存的书,值得每一位喜欢足球、关注足球和从事足球工作的人来阅读。

就在不久前,刚总接受了大学生媒体——体坛新声代的独家专访。面对我们的问题,刚总知无不谈,有关自己的新书,有关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未来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一块有关于职业足球的蓝图已经在刚总心里清晰地展现了。采访的最后,他还给予所有有志于未来从事职业足球管理工作的在校大学生们一些寄语和满满的期望。

1.您好,刚总!非常荣幸您能接受大学生媒体——体坛新声代(Voice of Sport)的专访。作为佳兆业集团入主深足后的第一任总经理,您也是深足25年历史中单一任期最长的总经理(2016年2月至2019年6月),这段经历对您来说有什么特别意义?

首先我非常喜欢足球,但做职业俱乐部是我原来从来没有想到过的,这成为了我职业生涯非常珍贵非常美好的经历。中国有很多职业经理人,但是从事足球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尤其是到这个中超层面的屈指可数。所以我很感谢佳兆业集团,还有郭英成主席,能够给我这个机会去做俱乐部总经理。很荣幸能成为深足二十五年历史里单一任期最长的总经理,但如果没有老板和集团董事局的支持是不可能做那么长时间的。我在任职期间遇到了很多困难,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都有过很多想要放弃的时候,正是由于老板和董事局给予我极大的宽容和耐心以及信任,所以最终我还是选择坚持了下来。这段宝贵的经历,不仅让我的管理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也使我对职业足球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我不再以球迷的心态去看待职业足球的发展,而是从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角度重新考虑职业俱乐部的未来。

2.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也是您回忆三年半工作时光的过程,您认为这本书对于自己有怎样的重要意义?对于中国足球又有怎样的意义?

这本书就是我的一份工作总结。职业足球这个行业在中国的市场化、职业化的过程是很短暂的,从94年开始到现在一共才26年的时间,而且体育行业又是比较特殊的行业,所以我想这本书记录的是我作为一个“外行”管理者的成长经历与反思,以及作为中国职业足球市场化主体的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实际工作和决策。在书的内容中,我并不是只把我的成功写了下来,之所以是一个工作总结,就是要把我的成败得失都总结出来,这才可能会对这个年轻的行业有一些好的建议和积累吧!

3.您曾经提到出书源于与朋友的闲聊,那么作为曾经的媒体人和总经理,您此前是否想过将自己的经历用文字整理出来,将经验传递给后辈?

说实话在从业时没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是当我的很多朋友知道我是做职业足球的管理者时,就会充满了好奇。在与朋友闲聊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有很多朋友对职业足球非常感兴趣,却又纠缠或迷惑于职业足球与中国足球的错综复杂的理念关系,这些成为了促使我动笔成书的原始动力。事实上,中国职业足球只是中国足球这个很大概念中的一块,它们之间有涵盖也有差别。我所从事的是市场化职业化足球这个范畴,我更认为应该将职业足球当做一个产业一个市场也看待、去研究。但是在看待职业足球或足球产业的时候,目前很多人会出现一些理念的模糊甚至是错位,所以我想尽可能的把我的职业足球经历说给别人听,进而把我的认知、我的理念也同时告诉别人,以期让更多人能够全面体会、认识和厘清职业足球这个概念。

4.在写书的过程中,您是如何对三年半的工作经历进行选材和取舍的?

我其实是想把我做的一些事情都尽量地表达出来,所有总经理的业务板块里面不管是商务的、管理的、球队的、后勤保障的、甚至是财务的以及我们所面对的投资人的,我想尽量要全,尽量去找每一个领域里面有一定启发意义的事情。但是因为篇幅比较有限,所以最后选了比较有代表性的49个案例来进行分享。

5.在您酝酿新书结构的时候,您是如何决定采用工作笔记、工作思考、工作交流的形式的?

写之前我就考虑过这样的写作结构,在写的过程中我更坚定地感受到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完整的表达我的经历与想法。工作笔记就是案例,每一个案例都能够让人看到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心路历程。这样的话能让读者全方位的跟着一个职业经理人做的所有的工作脉络走,或者是具体情境走。有一些朋友在和我聊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跟我说工作笔记就像是我们在面对面做一些交流。那为什么会有工作思考这个章节呢?主要是因为很多人都问过我很多很尖锐的问题,这代表了很多关于职业足球的理念问题,包括总经理到底做什么的,职业俱乐部是怎么管理的,职业俱乐部里面各种管理关系是什么,什么才是一个成功的职业俱乐部,很多人其实搞不清楚。因为职业足球是一个充满了神秘感的小众行业,所以长时间以来很多人都把职业俱乐部当作一个特殊行业来看待,但事实上我想把这个行业还原成一个其实它不特殊、它是一个很普通的行业的形象。只有把很多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和理念,通过提炼而总结出来,才能让所有关心足球产业发展的人看懂看清职业足球这个行业,更能够推动职业足球按规律运作发展。工作交流就是,我想让其他职业经理人也讲一讲他们的认知,能够更大范围的让读者了解到职业足球的方方面面。因为每个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情况也不一样,它们的思考我也想让大家了解。

6.在写作的过程中,每当回忆起与球队共同进退的日子,自己的内心是否特别有感触?哪个地方最让您感到心潮澎湃,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那确实是。因为做足球是投入情感在里面的,所以我把我从一个门外汉到了解足球行业再到了解职业足球整个系统这个过程中都重新回忆了一遍。这其中更多的是反思,反思自己那个时候要是理念更清楚的话、认知更准确的话,我是不是应该可以少走弯路,就可以做得更好。所谓的心潮澎湃并不是说取得了多少成绩,而是从我自己这个视角来看,有哪些决策我可以做得更好、哪些决定做错了或者说我们不应该这样去做,哪些理念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去看,所以我才有工作思考这部分内容在书里面。犯错的地方都是我心情难以平复的地方,如果再来一遍肯定会做得更好。书里面还写到了一些我遇到的比较艰难的时刻,在这些艰难时刻做决定、下判断总是让我印象深刻。

7.从动笔写书到最终定稿,您在经过一次次完整的回忆和思考之后又得到了什么新的感悟?

首先我的想法更系统了,在面临决策的时候,我觉得我会更全面的考虑。我想如果是把时间和空间都拉长看或者拉宽去看的话,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中国职业足球的发展,我觉得对我来说写这本书以后眼界会放得更宽,眼光放得更长,去看我们现在做职业足球的发展定位对国家经济或文化的发展是不是准确的,是不是找到了规律,这样才能避免政策决策层、投资人和职业经理人少走弯路。所以这个完整的回忆对于我来说是整个职业生涯的重新梳理。

8.在您新书的三个部分六十余个章节中,哪个部分是您最希望得到读者关注和思考的?

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我既然写了就希望读者全去关注,因为这本书里面的内容还是有讨论意义的。所以在三个部分里面,每一个部分我选择的都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49个随感,15个主题的工作思考,我希望大家都去讨论,也希望大家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去反驳我也好,去赞同我也好。如果对大家有所启发的话,那就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包括工作对话也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有时候真的只是环境局限了想法,因为有很多小的俱乐部缺乏资金,那他们应该怎么做呢,他们也有些想法需要实践,哪怕是错的,也是需要展示给大家看的。我希望能跟别人去对照,做到求同存异。我起到的作用就是把这些想法表达出来,想告诉大家足球管理其实是有规律的。

9.您最想通过这本书传递给足球人哪些经验?

足球人这个范围其实是个很大的范围,我觉得不能说对所有足球人有什么经验,我现在只针对的是职业经理人。这本书就是我作为一个典型的职业经理人的总结,然后去告诉投资人也好,监管机构的部门也好,他们能了解到职业经理人应该怎么做,工作应该怎么开展,足球俱乐部的管理应该怎么有规范、有制度、有章程进行。我觉得这是我想表达出来的,因为足球管理是有规律的,它有它的要求。我觉得足球俱乐部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职业经理人应该去传承一些经验。

10.您是以曾经的职业足球经理人的身份写书的首创,并没有先例可以参考,那么您在写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您又得到了哪些支持和帮助?

目前来说,职业足球经理人确实是没有人做过(出书)这件事情,这也算是一个突破吧。如果说最大的困难和挑战,可能我的水平不够,我现在不够成功、不够有示范效应、不够有说服力,后来我认为这些也都不是困难和挑战了。因为“不干永远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认为我做的这件事儿是有意义的、是对的,那我就应该去做,至于那些我自己认为的障碍自然就会克服掉了。而且我也想清楚了,我不是写一个什么成就辉煌的回忆录,而是写一本普通管理类的书籍,与任何行业写的管理类的书一样,书中的主题、理念、思路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我是讲职业足球的。其实从管理的角度上来说,写职业足球的管理与汽车公司、房地产公司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对我来说就没有因为这是首创而有什么困难。

11.此前也有很多业内人士在口头上讲述过对于职业足球队管理的观点和感悟,但没有纸面上的印记,现在您的新书弥补了这一空白,那么您认为中国足球是否仍然需要更多类似的作品来传播做足球的经验和教训?

这是肯定的。我认为一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其实就在于知识沉淀的丰富,所以才说真理越辩越明。因为我在书中自序里面也写到,其实任何行业都是从实践中来的,实践出真知,实践以后你就可以总结经验,总结经验然后升华到理论,而后理论会反作用于这个行业的实践操作当中,来指导大家往前走。像管理球队,我们很多专业人士,像教练、球员或者是我们的一些监管部门领导,他们的经验很丰富了,他们已经写了很多这方面的东西了。但写职业俱乐部管理的却没有,这是一个空白但却很重要,所以我决定先写一本怎么样做好一个职业足球俱乐部的书,如果这样的一些书、一些理念性的东西、一些论文越来越多的发表,越来越多的去讨论,肯定会对中国职业足球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大有帮助。

12.您在担任深足总经理之前并没有太多关于足球的工作经验,那您进入足球圈是怎样的契机?而目前“外行”管理俱乐部在中国足坛越来愈普遍,那么您认为这种现象会对俱乐部的管理产生多大的影响?

我书里面第一个故事就讲了为什么我会做职业足球。我之前在恒大工作过,在恒大的时候我们品牌中心就与俱乐部一起合作完成很多宣传工作。来到佳兆业虽然我依然从事品牌工作,但当佳兆业收购了深足后,郭英成主席基于我以前的工作经历与我对足球的爱好,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成为深足总经理)。

虽说现在所谓的外行去管理俱乐部,从短期来看,可能效果不明显,但是从长期看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很多高素质的管理者带来的是规范的管理、企业化制度化的管理,把俱乐部当成一个企业去运作,当成一个产业来运作,当成一个生意来运作。

13.您曾经提到离开职业足球后很关注体育产业和青训培训,通过您对于中国足球的了解,我们的青训目前处于什么水平?俱乐部管理层对青训是否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说实话,我在青训上花的时间比较有限,毕竟作为总经理,主要的任务是一线队的成绩,但我还是十分重视青训的。我很难去评价中国的足球青训目前处于什么水平,因为我们没办法定义我们的水平是什么样的水平,我只能说我们的青训现在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在书里面也写到了很多关于青训的东西,关于我们的青训理念、指导性做法,职业足球俱乐部的青训现在如何与中国足协国家性机构结合起来,还包括青训的法规体制如何进行保障,不过青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东西太多了,所以很难说(现在我们的青训处于什么水平)。我认为现在国内有越来越多的俱乐部是很重视青训的,但没有培养出好球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青训其实是非常有规律的,涉及到的方面也非常多,尤其在中超这个级别,越是有实力的球队对于青训的把握、投入、管理越重视。

14.新书出版后,您觉得它是否达到了您预想的效果?您会对自己的作品给出怎样的评价?

毕竟这本书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我想要达到的是任人评说的效果。我认为有人去看,就说明大家都还在关注职业足球俱乐部,就已经达到我的一些预期了。如果没有人去看,那就连关注也不关注职业足球了。现在我觉得不管是拍砖也好,还是点赞也罢,至少大家是关注的,至少很多人知道这本书是第一次写职业足球俱乐部管理方面的书,所以大家很好奇地想去看、想去了解,我所预想的效果也就达到了。至于说对自己的作品会有什么样的评价,我认为就是中国职业足球垫脚石的作用。

15.在一些足球发达国家,俱乐部的属性会更偏向于社会机构,而我们的绝大多数俱乐部更像是一支仅仅参加比赛的队伍。除去竞技因素,您认为我国的足球俱乐部在哪些方面的发展还有所欠缺?

其实西方国家的很多职业体育俱乐部应该算是企业性质的体育俱乐部,企业就是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尤其像各国职业联盟这样组织下面的职业俱乐部。我们的俱乐部初期都是从体工大队专业队职业化后成为职业俱乐部的,而且我们俱乐部职业化、市场化的过程很短。所以应该怎样管理一家职业俱乐部,怎么样把它商业包装,怎么样让它市场化,在这些产业化运作的理念方面,我们肯定是最欠缺的。其实,职业俱乐部就是企业,那职业体育的产品就是比赛。竞技水平高的比赛才精彩,才会有来越多的人去看你的比赛,这样才能把你的比赛产品卖出一个好价钱。所以说除了体育的竞技层面外,目前不管是政府还是投资人还没有把职业俱乐部当成一个企业去看,没有把体育行业当成一个产业去做。这样的话,我们体育行业发展所需的各要素并不市场化,体育产业也就缺乏了形成市场化产业化的基础,至于职业体育圈里非常关心的职业联盟模式,那就更难成型了。

16.如果把刚刚起步的俱乐部比作小树苗,高度职业化的俱乐部比作参天大树,那么如今的中超俱乐部距离成熟和职业化还有多远?

我认为现在我们职业俱乐部所有的问题都要放到大环境里面去看。我写的这本书里面,虽然明确提出职业俱乐部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但市场竞争的主体如何在市场里面游泳搏击,这和产业大环境关系密切。这个大环境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体育文化,国家的体育产业制度法规建设的完善,以及体育产业各要素市场化的开放,一旦这些大环境的保障完成了,那我相信足球职业化、市场化的过程就会很快。

17.您此前接受采访时用孔子的一句话“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来形容写书的自己,如今“言已成文”,而您在足球这条路上有没有一个走得更远的计划?

如果说推进足球产业化,我希望能够和很多相关产业相结合,就像足球的科技化,因为我们现在讲究科学训练,尤其是我们刚才提到的青训,我很关心青训科技、科学训练以及和高科技设备相结合这些问题。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体制创新的问题,我们现在联赛的自有IP是不是能够打造出来。现在中超算是我们职业足球的一个强IP,是不是还能有更多的有影响力、接地气的IP,比如说能够接到社区里面的IP,接到城市里面的IP,能够让所有关心足球的人真正去关心这个联赛并去消费这个联赛,这是我现在考虑的。这个IP问题要考虑如何和普通百姓结合起来,因为我们俱乐部的成长和西方是不一样的,西方俱乐部是从社区慢慢酝酿出来的,市场基础非常好,而且规则意识非常强,他们有很强的足球文化和体育文化的认知,所以他们愿意消费。但是我们的不一样,我们是从专业队改过来的,它和老百姓的生活本来联系是不密切的,大家只是看成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最关心的是俱乐部的成绩,而不是关心俱乐部的发展,它是不是能够变成我们这个社区或者这个城市里面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成长健康都有关系的事情。

看过我的书以后可能会重新看待我刚刚说的问题,有一些概念是应该分清楚的。第一个,中国足球和中国职业足球我认为是两回事,因为职业足球它就是一个生意,它是市场化的;中国足球它代表的是国家的,是有政治任务的,虽然职业足球也会承担一些国家责任,但我更希望它能展现出更多的社会经济价值和教育意义,但首先你得让职业足球成为一个企业在运转,能够赚钱,能够自我造势,不给社会增加负担。第二个问题是,职业足球的发展对于中国来说已经走到了一个发展节点,因为从全世界来看,每个国家人均GDP、GDP总量到达一定的阶段,体育消费和体育产业将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美国就是随着人均GDP不断地提高后,人们对健康和美好生活的要求会更多,所以他们对体育的消费就更多了。你再去看美国体育产业在整个国家GDP增长过程中是很明显的,从1980年大概1%的占比到1990年就是2%、2010年的3%,这个消费占比比汽车行业都要大,所以体育产业是拉动内需非常关键的一个产业。国务院在2014年出台了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46号文件,就是希望不仅靠买房买车拉动内需,体育产业是下一个增长点。到了一定经济水平,人肯定要满足自己的健康、满足自己一些精神爱好的东西。所以我希望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自己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它承担了让人民精神生活追求的功能,然后它能够带动消费,促进人们身体健康,并带动我们的内需,把内需再往前推动一步。

所以最核心的观念,职业足球俱乐部是企业,企业就应该用企业的管理方式去管理,企业是推动产业发展的细胞,是最核心的内容。如果职业俱乐部这个企业做好了,职业足球就能带动很多上下游的产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就必然会形成中国职业足球和足球产业发展的浪潮,那同时就能带动中国下一个阶段GDP的增长,并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这是我这本书里面最核心的想表达的意思。包括大家最关心的中国足球的水平为什么不高,我在书里面也回答了一些像这样的问题。我认为这个东西不能去归咎于投资人的问题,投资人有他的要求、目标,他要把职业俱乐部变成一个公司来运营。

18.作为一名体育管理行业的前辈,您对于未来有志于从事职业足球俱乐部管理的在校大学生有什么建议?

我还是希望目前在校的大学生们视野能够更宽,其实所有的管理理念是共通的,我觉得要触类旁通和博采众长,多去学习和接触不同行业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比如你可以去学习汽车公司的一些管理手段,你也可以去学习房地产公司的管理手段。虽然所有的管理理念很多都是相通的,但不是照搬照抄一些教条的管理方式方法就能解决不同行业的问题,因为每一个行业的产品产出都有其运作特点,所以我们要将共同的管理理念,合理的落实到产业的规律当中去,我们要会制定出针对性的管理方针和策略。所以说“知易行难”,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理论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实践,要脚踏实地的从实际工作中发现行业特点与规律,所以说我们要基于产品去研究,基于业务去了解,然后你才能知道将共同的管理理念怎样落实到我们具体的行业里面。

19.最后,体坛新声代是一个由中国热爱足球、热爱传媒的在校大学生组成的体育新媒体。您作为前辈媒体人,对于体坛新声代这个组织,您有怎样的寄语?

首先创办这样一个面向在校大学生的媒体平台,我觉得是有一件很有远见的事情。因为中国现在在校大学生的数量会越来越大,以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也会越来越多,这样的一个传媒平台如果在学校里面读书的时候就能把一些成功抑或是失败的一些案例、一些采访、一些经历给在校大学生去听、去展示,我相信这是对从书本上学习到的内容的一个有力补充,我觉得在这一点上你们还是做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我认为你们还要更接地气地去接触到企业真正做管理、做生意的老板或者一些经理人,这些人真的把他们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一些思想来传播给你们,然后你们再通过从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来进行对照、总结和讨论,肯定会对大学生们未来个人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未来更多球星专访,欢迎关注@体坛新声代 微信公众号!

体坛新声代是由国内外高校热爱体育的学生组成的非盈利性质的体育新媒体。

体坛新声代专注于做球星、教练专访和球星见面会体育活动的报道。

目前正在招新,欢迎所有热爱体育的学生加入体坛新声代大家庭,完成更多球星专访!(申请加入或咨询请联系微信号:WR0506R

懂球号作者: 体坛新声代

不代表懂球帝观点

严禁商业机构或公司转载,违者必究;球迷转载请注明来源“懂球帝”

热门评论(1)

2020-10-20 21:14:40

14

只会写表面吃了多少回扣敢不敢写花了佳兆业多少冤枉钱

更多精彩评论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