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球帝首页>动态> 懂球号> 中国四线城市足球调查:球场上还是70后、80后在尴尬坚守

中国四线城市足球调查:球场上还是70后、80后在尴尬坚守

懂球号作者: leftring1987 2019-11-20 16:20

这个初冬,突然寒冷。和这萧瑟景象形成共鸣的是——中国足球又一次进入了“冷冬”。

国足几乎失去世预赛40强赛小组头名机会;国青惨败给熊猫杯上羞辱过自己的韩国而无缘亚青赛;国奥溃败澳洲、朝鲜,无基础无技战术无斗志;甚至连曾给中国足球挣过颜面的女足,这次也无缘世青赛。

中国足球这十多年怎么了?今天,以笔者所在的中国四线城市草根足球为例,管中窥豹,懂中国足球的人士一定能看出点端倪。

首先,说说四线城市草根足球基本情况。北方小城,380万人口,市区人口40万左右。对社会开放的球场4块,皆为高校田径场。7人制私人盈利球场10余块,经营惨淡。足球人口日渐萎缩,粗略算不足万人。近几年新成立了足协,有超级、甲级联赛队伍20余支,可经常以打架斗殴收场。校园足球受政策影响,刚刚起步,还难看成果。

其次,说一说足球人口。目前,这座四线城市活跃在球场上的人,年龄段分布为:部分75后、80后居多和少数90后。他们大多有自己的球队,如以单位、发小、朋友圈为基础组建。缴纳一定的会费(约100元/月)定期训练,约比赛。上文提到的超级、甲级联赛也是这群人在参与。

球场上怎么就没有年青人?95后、00后、甚至是10后,这群10岁—25岁的人应该处在踢球最好的年华!正是课余在绿茵场一展身手的好年龄。

然而,现实并不是这样。大街小巷、公交车上、餐馆就餐、校园内外,00后、10后不是玩手游、就是在探讨手游。90后刚走上工作岗位,生活的压力巨大。或者说,90后人群在他们10岁出头有机会接触足球时(韩日世界杯后),足球就早早“缺位”了。

反过来说,70后、80后坚守球场的理由,不是尴尬就是悲凉。说尴尬,是因为要锻炼身体,运动养生。许多70后、80后参加工作已近十年或十多年,被生活折磨成了“二师兄”,三高严重,经医生提醒,发现自己儿时还曾有过踢球的“技能”,于是重操旧业。当然,这样的重返球场经常被加班、聚会、一顿酒无情顶替。

说悲凉,是如今的70后、80后人生情怀里,的确有足球。以笔者为例,1987年出生,1997年在父亲的引导下开始看足球,那时冲击法国世界杯的场景,历历在目。小学开始踢足球,在这座四线城市下面的一个乡镇,人口4万,那时候的草根足球氛围很浓,小学一个年级有男生100人左右,踢球的有20多人,比例达20%以上。现在呢?

那时候的镇上,还有初中、高中,几乎每个班都有球队;学校每天最后两节课是体育活动时间,踢球成为了一种风气。周末去学校踢球的处理学生还有社会青年,当时最大的40多岁。天天有整场比赛可以打。

可悲的是,如今的这群人,依旧活跃在球场上。而足球给他们的人生,至今除了2002年的昙花一现外,还没有更多激情和惊喜。前几日回老家,小学和初中已经是崭新的塑胶球场了,可周末没有一个孩子在踢球。

最后,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中国足球的问题,先别说体制、管理、青训、外教、归化……在基层就是人才断档,群众基础几乎为零。为什么活跃在球场上的,还是曾经的70后、80后?让更多的00后、10后孩子抱起足球跑向球场,中国足球能做到吗?任重而道远吧。

(封面和图片来自草根球者于二黑的朋友圈

懂球号作者: leftring1987

不代表懂球帝观点

严禁商业机构或公司转载,违者必究;球迷转载请注明来源“懂球帝”

热门评论(7)

2019-11-20 16:42:03

516

别说篮球了,现在喜欢王者荣耀的最多

查看回复(58)

2019-11-20 16:46:13

240

这篇文章的作者,我就是你说的这座小城市的学生,照片就是我们学校,没错我就是承德医学院的学生。这座城市还有坚守在足球场上的学生军。

查看回复(19)

2019-11-20 17:43:29

187

82年,还在场上坚持,双腿半月板磨损,脚踝扭伤严重,骨折,天冷脚疼!业余球队,每周一场,大多都30多岁的队友,现在想招新人,缺发现90后年轻的人踢球的太少,踢过的基础也比较差,身体软,跑动能力差,也就是事实!踢球也能碰到各个国家的留学生,和中国年轻人相比,身体太有优势了,足球基础也好,以后得差距会越来越大

查看回复(21)

2019-11-20 16:38:20

135

中国足球需要沉淀,不管是球员还是球迷都要有耐心,放下身段去做一些真正能提高水平的东西比如说青训。一直都在说体质不行,那需要去做出改变,而这些改变也不是嘴上说说的,但有些东西它上面的指示,传到下面落实的时候就变味了,面子工程、以及自以为是的官僚作风,媒体舆论为了吸引人气偏激地、避重就轻地去报道,都在不断挤压着青少年的足球发展空间。

说到底,在这个官僚阶层每一级需要的东西不一样,或者换句直接的,中国足球是官僚主义的牺牲品,上面的人坐到那个位置上了,物质权利都满足了,“看开了”,当然能眼光大一些地去总揽全局。反观,越基层的那些,越想去做出点什么文章,上边的人说了,要搞足球,于是为了快速出成绩不择手段,指令传下来味道就变了,选所谓“苗子”就选点身体素质好的,或者有点天赋的,今天请个哪里的教练明天请个哪里的训练师,每个地区的足球理念都不一样,你让球员一天适应一个教练?一天一个战术?然后踢了几场比赛一个官上去了去下一个想往上爬的官继续上,结果到比赛还是长传冲吊,学你🐴呢?球员自己对自己的定位,要么就是没有定位,要么就是定位的太死,位置往那一站就不动了。

还有就是社会舆论对于足球的偏见性,除了球迷其他人都对国足不屑一顾,球队赢了说运气好对方弱输了就喷,俨然这个代表中国出战的一项体育项目已经成为了社交媒体中的公共垃圾场。是个人,不管会不会踢球,都要拿国足说两句,你要让他说几个人,说点什么比赛以及分析倒是一个字也吐不出来。每个人都能在国足身上找到优越感,自己没那能力,但是看着别人踢得烂吧又喜欢嘲讽,私下里妄想些不着边的东西,也实属可怜。

最后是足球氛围,成绩至上的校园里,足球像是异端一样的存在,体育生们在班里像是被隔离了一般,自己也放弃了学业,一切都是把足球当作自己的饭碗来看待,是为了踢足球而踢足球。而学校的足球课更是五花八门,大部分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甚者有的学校没有足球课,不让踢球[/呲牙]怕受伤、怕负责任,各种怕还不是最后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

学生们等着长大了后觉得青春时期的那段奋笔疾书的日子很美好,但有个体育运动爱好不也是很浓墨重彩的一笔吗?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不会踢球”,却从来没人对我说过“我会尝试着去学踢球”,不去了解、不去做,却先去下定义,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一种观念性问题,太死板且自大,仿佛他们觉得足球不应该属于他们这个世界一样。从小没有基础,没有氛围,家长限制太多,进而就不会产生兴趣。

中国足球到目前为止,映射的早已不仅仅只是体育项目,而是一个国家的各方面的文化水平、物质水平与整体素质,当足球早已不是足球,你想通过简单的一些东西去改变是远远不够的

查看回复(6)

2019-11-20 17:27:11

74

成都大邑,坚持踢坝坝球及各类业余联赛的,八成以上是30岁以上,成都的足球氛围全国排得上好,同样如此,本人48,仍在坚持,没有别的,从骨子里热爱呀

查看回复(12)

2019-11-20 17:13:35

34

小学的时候,陕南小县城,一个班两波人,一波喜欢意大利,一波喜欢英格兰,竟然能组成11V11的全场比赛,场边的替补摩拳擦掌喊着换我吧换我吧,还能请到高年级的学长当裁判,是的裁判就是我,比赛之前会认真看好多场球,就看裁判怎么跑位,怎么吹罚,还会很细致的做两张小卡片,用彩笔涂成红色和黄色,拿零用钱去买一个哨子。那时候踢球的有初中高中的哥哥,有成年的叔叔,上高中后的一天,街上和母亲碰见了那位戴着眼镜的大叔,彼时也有四十多岁了,招呼了我一句:现在还踢球不?我说不踢了,学校不让。(上了初中没有球场,在篮球场踢学校不允许,因为曾经把一位坐在篮球架子上晒太阳的老太太踢倒了)再后来高一学校组织了年纪联赛,在后来就没有后来了。现在单位有人工草皮足球场,球门也有了网不用进球后再去捡球了,可却没有去踢球的想法了。第一批90后的老球迷

2019-11-21 17:47:44

22

还是我们小地方好点,我们全村八百多人,足球人口一百人左右,周末学生回来的话,一般分三组队伍轮流踢,(图3是以前的球场)

查看回复(4)

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