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球帝首页>动态> 颠覆足球规则:把换下的球员再换上,可行吗?
华小岚 2025-10-18 12:00
为什么足球比赛里,被换上的球员可以被换下,被换下的球员就不能再被换上了呢?
(注:在曼联2-1切尔西的英超比赛中,切尔西主帅马雷斯卡早早换下帕尔默)
你是否想过这个问题,换上再换下与换下再换上,有那么大的区别吗?
理论上来说,既然被换上的球员可以再被换下,那么被换下的球员为什么不能再被换上了呢?在3次换人机会、5个换人名额没有变动的情况下,同样是在一名球员身上操作两次换人,让“换上后再换下”“换下后再换上”并存,为什么不可以呢?
(注:穆里尼奥执教罗马时,曾在换上雷纳托-桑切斯18分钟后又将他换下)
不管球员还是球迷早已形成这个共识,那就是足球比赛中当一名球员被换下时,属于他的这场比赛就结束了。
就像本赛季英超曼联2-1切尔西的比赛,帕尔默只踢了21分钟就被马雷斯卡换下,哪怕曼联之后也被罚下一人,马雷斯卡也无法再把帕尔默换回来。
换下球员的操作是不可逆的。换上一名球员觉得不合适还可以反悔,换下一名球员是没有后悔药可吃的。
换下再换上的换人通常被称作“回场换人”,比如篮球、橄榄球是允许回场换人的。但国际足联明确规定:“仅在青少年足球、元老赛、残疾人足球和草根足球比赛中允许使用回场换人,且须经国家足球协会、联合会或国际足联同意。”
2024年3月,在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IFAB)批准的《脑震荡换人协议》中,提到了理论上可能出现的回场换人:当一支球队替补席只有五名球员且更换完毕时,“脑震荡替补”可以由已经被换下的球员担任。
但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仅存理论可能。
讨论“回场换人”前,我们再熟悉一下现在通行的足球换人规则。
(友情提示:这一pa熟悉的可以跳过)
IFAB足球规则的换人规则是:每队每场有三次换人机会,五个换人名额。中场休息、加时赛前、加时赛中场换边时发生的换人不计入换人机会;两队同时换人则均计为使用了一次换人机会;比赛暂停期间的多次换人计为使用了一次换人机会。
90分钟内未使用的换人机会和换人名额可以攒到加时赛,加时赛附赠一次换人机会和一个换人名额。如果有球员出现脑震荡意外,双方均可再额外获得一个换人名额。
比如今年3月国足客场0-1不敌沙特的世预赛,国足在第45分钟、中场休息、第63分钟用两次换人机会耗尽了5个换人名额,沙特在第45分钟、第54分钟、第72分钟用满三次换人机会消耗了4个换人名额。双方分别用完了换人名额和换人机会,但是由于第85分钟沙特队使用了脑震荡换人,中国队也在第91分钟利用对等的换人机会换上了胡荷韬,没踢加时赛就完成了6换。
(注:国足与沙特的世预赛解释了换人机会、换人名额、脑震荡换人)
2022年世界杯决赛,法国队完成7次换人,其中41分钟的两次换人、71分钟的两次换人以及113分钟的换人使用的是标准的3次5换,第96分钟优素福-福法纳换下拉比奥使用的是脑震荡协议换人,第120分钟迪萨西换下孔德使用的则是加时赛附加换人。
这就已经够复杂了。
(友情提示:这一pa了解的也可以跳过)
2022年,IFAB将疫情期间的五次换人新规确立为正式规则,足球世界进入到“五换时代”。此时,距离足球比赛换人规则的出现已经过了64年之久。
1863年,第一部足球通用规则在伦敦制定。1886年6月2日,为维护足球规则的统一,解决各协会间足球规则的冲突,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IFAB)正式成立。
其后数十年,足球规则日益完善,但关于换人的规则始终没有明确说法,国际足联官网记录,直到1958年,换人规则才正式出现,但只允许更换受伤的门将或者其他受伤的球员。
英足总的换人规则出现的要更晚。由于足总杯决赛连续多年出现因球员重伤而导致的人数不均等,并最终影响赛果,英足总在1965-66赛季才允许换人,前提是只能更换受伤的球员。
1970年世界杯诞生了两项伟大革新,换人与红黄牌首次出现。当届世界杯揭幕战,前苏联球员普扎赫成为世界杯史上第一位被换上的球员,当时的换人规则允许每支球队更换两名球员。
1970年世界杯半决赛意大利4-3联邦德国的“世纪之战”,“足球皇帝”贝肯鲍尔在第70分钟肩膀脱臼,但由于球队已用完两次换人名额,他用绷带吊着脱臼的手臂留在场上,坚持了120分钟,留下了世界杯史上的一段传奇。
1994年,足球换人规则进一步修改,一支球队单场可换3人,但其中一个换人名额只能用于门将。1994年世界杯三四名决赛,保加利亚就完成了门将位置的换人。到1995年,门将限制取消,足球比赛进入“三换”时代。
2016年,为应对愈发密集的赛程,防止球员在加时赛过度劳累影响比赛的连贯性和观赏性,国际足联在奥运会、U20女足世界杯、世俱杯先后试用了加时赛第四换,世俱杯决赛加时赛莫拉塔换下C罗成为了第四换的里程碑时刻,加时第四换规则开始确立。
2020年,为帮助球队应对新冠疫情阶段的密集赛程,考虑到对球员身体的影响,国际足联推行单场五次换人。2022年,五换规则正式得以确定。
(友情提示:这一pa还是铺垫也可以跳过)
既然有换人规则,那就有换人违规,而且各种违规是五花八门。
不久前,中冠重庆春蕾vs五华华京的比赛出现了违规换人,五华华京队在没有使用脑震荡协议换人的情况下更换6人。主裁判在四分钟后发现违规,要求五华华京队撤回一次换人。这样,被换下的五华华京队9号张帅又重回场内。最终,3-1取胜的五华华京因违规换人被判0-3告负。
2022赛季中超第2轮,大连人在换人时出现失误,场上有两分钟无U23球员,最终因违背了“至少有一名U23在场”的U23规则,2-0战胜广州城的大连人被判0-3负。
20-21赛季的意大利杯和21-22赛季的德国杯,罗马和狼堡均因为赛事没有“加时赛第六换”但错误使用了第六换,2-4输球的罗马被判0-3,3-1赢球的狼堡被判0-2。
上赛季亚冠2,广岛三箭因为换上了应被禁赛的热尔曼,结果6-1的比分被判0-3,最终导致出局。
因违规换人被判负的案例五花八门。1994-95赛季德甲第26轮,拜仁5-2击败法兰克福,时任拜仁主帅特拉帕托尼换上了21岁的哈曼,当时哈曼还是一名有职业比赛执照的业余球员,而德甲联赛规定每支球队每场比赛最多只能派上3名业余球员,哈曼正是第4名,拜仁也因此被判0-2输球。
(友情提示:进入正题)
从前四pa我们可以得出四个结论:①足球比赛明确表示不能使用回场换人;②现有的换人规则已非常完善且相对复杂;③足球换人规则演变至今,单向操作的逻辑始终不变;④足球比赛违规的换人五花八门,但没有违规使用回场换人的。
那么,回场换人到底有没有可行性呢?对此,Deepseek是这么否定的:
①公平性:防止球队利用规则获取不合理的体能优势。
②战术纪律:确保每次换人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最终决定,增加战术博弈的深度。
③比赛流畅: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比赛中断,防止恶意拖延时间。
④规则清晰:保持规则的简单和易于执行。
除了第四点,前三点都站不住脚,因为规则是针对双方的,体能优势均等;回场换人也可增加新的战术博弈;单场三次五换的规则没有改变,不会增加比赛中断。
但问题是,这些年,足球比赛的规则或大或小的不断出现变化,裁判判罚标准与竞赛比赛规则也多次发生调整,还有更多的足球新规被提出和讨论,却没有人提出过“回场换人”,这是为什么呢?
(真情提示:这一pa欢迎讨论)
如果足球比赛允许“回场换人”,你希望换上哪名被换下的球员呢?
11-12赛季欧冠决赛,拜仁主帅海因克斯在第87分钟用范比滕换下了刚刚进球的穆勒,试图加强防守,但切尔西队1分钟后扳平了比分。海因克斯的换人被质疑为保守,但换人不可逆转。
05-06赛季欧冠决赛,阿森纳开场18分钟被罚下了门将莱曼,温格不得不用阿穆尼亚换下一名外场球员,他选择了皮雷。温格后来回忆,这是他执教生涯里最悔恨的一次换人,阿森纳最终1-2不敌巴萨无缘欧冠冠军。
无法“回场换人”的不可逆性,让主教练的每一步抉择都需慎重,并在突发意外时快速做出反应。如果足球比赛允许“回场换人”,那么会发生什么呢?
①半场换人更多。回场换人意味着主教练在换人时有后悔药可吃,操作可以更加果断,比如上半场换下情绪失控的黄牌在身的球员,上半场迅速换人调整战术,密集赛程下取得大比分领先后提前换人。如此,上半场30分钟可能成为新的换人节点,上半场被换也不会被视为羞辱。
②保护关键棋子。五个换人名额对主教练来说意味着下棋时有五步挪子的机会,那么主帅可以选择调换三枚棋子,给其中一枚留下两次调换的机会。主教练可以在中场休息且战局稳定时换下有伤在身或者出现疲惫的明星球员,并且留一次换人名额,在局势有变时再将其换上。
③留一手悔棋。允许回场换人最大的意义就是,主帅可以“悔棋”,他们可以在整场比赛保留一个换人机会和一个换人名额,等待需要时随时再打出。甚至在杯赛可能出现,一名球员因伤被换下,但在点球大战前伤情稳定,可回场主罚点球。
还有一点就是,大牌球星不满被换下的事会少很多。
(注:2006年世界杯英格兰vs瑞典,鲁尼不满被换下怒摔球鞋)
当然,凯帕同学还是会拒绝的,毕竟他是在点球大战前被换下。
回场换人有点像篮球,但足球比赛的场地和换人数量决定了,足球无法像篮球一样切换大小个阵容,切换球星相互兑子。但它确实可以让主教练的换人更加果断,并因此出现一些心理战的新要素。
(友情提示:最后一pa)
换人规则是足球比赛中最伟大的规则革新之一,它出现的初衷是替换受伤的球员。此后,换人有了更多意义,为了体能换人,为了状态换人,为了黄牌换人,为了战术换人,为了拖延时间换人,为了致敬球员换人,为了锻炼新人换人,还有在中超为了U23政策换人等等。
(注:莫德里奇告别伯纳乌,被换下时接受球迷致敬)
足球规则永远不是完美的,也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足球规则历史上,越位规则堪称是最伟大的发明。20世纪90年代,足球世界出现了四项伟大的规则革新:1992年禁止门将手接回传球,1993年试行金球制,1994年世界杯推广赢一场积3分,1998年严惩背后铲球。
每一项规则的出现,背后都有着迫切需要它出现的案例,1990年世界杯和1992年欧洲杯上种种让人昏昏欲睡的场面,各种消极地回传门将,最终催生了“回传规则”。笔者认为,禁止门将手接回传球是90年代最伟大的规则革新,它直接对门将位置进行了一场天翻地覆的革命。
2010年南非世界杯,兰帕德遭遇的门线冤案,又催生了底线裁判、门线技术、VAR技术的诞生。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足球新规的出现往往是为了应对某些长期存在的消极因素,或者一项负面争议的突然爆发,由此推动了规则的革新。所有的足球规则调整,都出于两个基本目的:让比赛更公平,让比赛更精彩。如果无法服务于这两者,新规也就无有立足之根,除非启动“钞能力”。
足球新规的出现永远不会停止。2017年,社区盾试行过“ABBA”的点球主罚顺序,这是一项针对“点球大战先罚占优”的规则调整,但没有得到推行;“蓝牌规则”也曾酝酿,即将一名球员暂时罚出场10分钟,但可行性不高;今年的U20世界杯又试行了VAR挑战;国际足联裁判长科里纳近日又提出了取消常规时间的点球补射……
再说回到“回场换人”,往大了说,这是一项对换人规则基础逻辑的彻底颠覆。往小了说,它没有解决现实换人规则中存在的问题。也许足球比赛可以出现回场换人,但目前来看,这项规则没有出现的必要,它解决不了现在的问题,又可能带来新的问题,那么不管它是否合理,是否可行,它都没有必要出现。
这世界上永远没有完美的规则,因为永远有人在窥伺漏洞,也必须有人在填补漏洞。至于回场换人,它不在漏洞之内,也就没有出现的必要了。
华小岚
严禁商业机构或公司转载,违者必究;球迷转载请注明来源“懂球帝”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纽卡门将波普:我们所有人都想在欧冠更进一步,全队很有信心
10-21 02:45西蒙尼:定位球?2014年我们也靠这种方式赢了很多比赛
10-21 02:40哈曼:拜仁现在和凯恩谈续约不仅没有意义,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10-21 01:59穆勒:留胡子是受队友影响,人总是想让自己得到某种认同感
10-21 01:43凯尔:拜仁目前在很多方面都是标杆;和小贝林厄姆已经聊过
10-21 01:32阿尔瓦雷斯:凭借我们的优势,我们有能力给阿森纳造成伤害
10-21 01:30图片报:斯塔尼希奇仍有轻微的膝盖不适,能否出战布鲁日成疑
10-21 01:14鲁尼:萨拉赫现在有点吃不消;感觉利物浦非常想念阿诺德
10-21 01:07马加特:诺伊尔若想继续职业生涯,和拜仁续约将理所当然
10-21 00:59梅里诺:我认为哲凯赖什是个非常自信的人,他会成功的
10-21 00:49
kvvvnnnn
2025-10-18 12:04:56
443
如果换下的球员能再被换上去绝对可以增加球赛的精彩程度(但是对强队的优势会更大一些
新特拉福德小报
2025-10-18 12:18:32
422
取消欧冠客场进球是最差的改革
雪兰德克

2025-10-18 12:04:31
404
足球的规矩就是足球的规矩,为啥要和篮球的规则靠拢?
马萨嘎

2025-10-18 12:05:28
161
再占用一次换人名额有何不可
徐志馍

2025-10-18 12:04:58
83
省流:没必要
瓜帝欧拉
2025-10-18 12:12:16
67
换人次数不限

关键时刻可以叫暂停
不服判罚可以调整鹰眼
为什么还不换毛彪
2025-10-18 12:05:01
64
感觉把换上的球员再换下是比较少见的。我印象中最近的把换上的队员再换下的案例,是22年世界杯西班牙踢摩洛哥的淘汰赛。下半场被换上的尼科威廉斯在加时赛中被换下,换上萨拉维亚(据说是为了让萨拉维亚踢点球)。当时从尼科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能看出,他是很沮丧的。
一曲情歌满地金黄

2025-10-18 12:08:35
38
那这样就可以回去冲个澡然后喝足了水,补充点能量,休息好了再过来
Ss刀刀
2025-10-18 12:24:48
18
感觉5换有点多了,改为4+1吧,1固定给门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