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森纳主帅阿尔特塔接受了天空体育的独家专访,他与采访者一起聊了聊阿森纳的更衣室文化与年轻球员的成长之道。以下为采访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阿尔特塔:我们必须去引导年轻球员及其家人,正确看待网上声音)
![]()
你会说6、7种语言,这对你帮助新球员融入肯定很有帮助吧?比如像克里斯蒂安-莫斯克拉这样的新援,能用他们的母语交流,会让他们更快适应。
我学语言其实是“被逼出来的”。第一次离开家乡去巴塞罗那,我会巴斯克语和西班牙语,但那里通用加泰罗尼亚语——学校里所有课都是加泰罗尼亚语,我只能硬着头皮学。后来去巴黎,又必须学法语。我一直觉得,如果你没法和别人沟通,就没法做自己,也没法真正开心起来——你没法深入理解别人,没法建立关系,很容易陷入孤独。
我在巴黎就有过这样的时刻,虽然能和巴西队友说葡萄牙语、和西班牙队友说西班牙语,但始终觉得自己“不属于这里”。所以从那以后我就下定决心,无论到哪里,都要尽快学会当地语言。这不仅让我认识了很多很棒的人,也让我更享受在不同地方生活的过程。
现在的球员是不是比你当年更擅长多语言交流?比如韦恩-鲁尼说他儿子凯(Kai)很小就能说流利的西班牙语。
我肯定会鼓励球员多学语言。现在的教育环境不一样了,而且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不确定性,5到10年后的工作可能和现在完全不同。多语言能力能帮你更好地表达想法、向别人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技能。越早学,付出的努力就越少——我看着自己的孩子,他们已经能流利说两三种语言了,我都有点羡慕,心想“怎么这么轻松就学会了,比我当年厉害多了”。但不管怎样,多学一门语言,对他们一辈子都有好处。
你在阿森纳打造了非常好的球队文化,而更衣室里又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球员,文化背景各不相同。你是怎么让这些不同文化“融合”在一起的?
首先,沟通是基础——如果大家都没法好好说话,又怎么能对齐目标呢?其次,俱乐部需要有清晰的愿景和目标,从老板到每个部门,都要认同这个方向。然后是“标准”——每天的训练、比赛、日常行为,都要有明确的标准,不愿意遵守这些标准的人,其实很难融入这个集体。阿森纳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每个部门都在推动这种文化,再加上我们招进来的都是“对的人”,融合自然就顺理成章了,其实没那么复杂。
阿森纳现在的阵容平均年龄很小,超过30岁的球员没几个。现在的年轻球员是不是更容易“塑造”?
确实更容易,但前提是要有经验丰富的老球员带。这些年我们队里有很多很棒的老大哥,他们给年轻球员指了正确的方向,也给了他们需要的榜样——有时候不是球员“想要”的榜样,而是他们“需要”的榜样,能帮他们在顶级联赛里站稳脚跟、保持稳定的那种。我们能有这样的老球员,真的很幸运。
现在更衣室里,哪些球员能成为年轻球员的榜样?无论是青训刚上来的,还是刚进一线队的。
很多人都可以。厄德高有他自己的方式,萨卡又是另一种风格;还有赖斯、梅里诺、拉亚、廷贝尔、本-怀特,太多了。就说哈弗茨吧,他康复时的态度就是最好的例子——不管是什么运动,要是有球员受伤了,我都想让他们来阿森纳待五天,看哈弗茨是怎么把职业放在第一位的。他有家,有宠物狗,但你看他对待康复、对待训练的态度,这就是榜样该有的样子。加布里埃尔-热苏斯也是如此。年轻球员迟早会遇到伤病这样的坎,现在就该学学这些老大哥是怎么应对的,怎么照顾自己,怎么才能在顶级联赛里一直走下去。
你刚才提到了马丁-厄德高,他很年轻就当了队长。作为现代职业球员,他身上有什么特质,让你觉得“他就是能代表阿森纳的人”?
厄德高有一种很特别的能力——不用说话,就能成为榜样。很多人很会演讲,很会鼓舞士气,但他们的行动却配不上自己说的话;厄德高正好相反。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待人接物,都在传递着“榜样”的力量。这种“行胜于言”的特质,太适合当队长了。
最后想问问,对于那些正在青训中成长、但所在俱乐部可能没有阿森纳这样的条件和氛围的年轻球员,你有什么建议?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找对环境”——让自己身边围绕着优秀的人。如果你有天赋,也愿意努力,那“身边的人”就是唯一能影响你走向的关键。就算你天赋再好,要是身边没有能帮你、引导你的人,想在职业足坛立足也会很难。
柴火挑子

2025-10-03 07:21:00
212
低情商: 哈弗茨态度大于能力,厄德高焖葫芦
绝命枪手腾哈赫
2025-10-03 07:29:02
37
塔子:这一届我选厄德高做话事人。萨卡,加布。下一届吧,下一届我就是推举他们。
29-41-8
2025-10-03 07:39:18
21
六种语言是 巴斯克语 西班牙语 加泰罗尼亚语 葡萄牙语 法语 英语 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