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球帝首页>动态> 懂球号> 武汉三镇的危机:投资人不再注资,会重蹈江苏队命运吗
懂球号作者: 老龄儿童 2023-08-28 21:27
8月28日下午,原本沉寂的中国足坛抛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上赛季中超冠军武汉三镇俱乐部发布公告,投资人将在9月1日起不再给俱乐部注资,无偿转让寻求年内完成股改。
这一公告一时间激起千层浪,武汉三镇的危机很难不让人想到两年前的江苏队,彼时刚刚夺冠不久的江苏队,因为债务问题最终停止运营,直至最终解散,上演了一出中超冠军马上解散的悲剧。
我们不妨梳理一下,三镇为何此时要发这样一个公告,字里行间又透露了些什么?
1. 三镇投资人为什么不投资了?
答案很简单,因为没有收益,且俱乐部母公司的主业务遭遇了一定问题。
事实上这是很多中国俱乐部普遍存在的问题,除开目前在低级别联赛的陕西长安联合在尝试会员制以外,无论是国企所有的中超俱乐部还是混合制所有的俱乐部、还是私企所有的俱乐部。
无一例外基本都是靠母公司或者所属相关方注资生存,俱乐部本身的造血能力很低。像国安、申花这样的老字号球队,可以依靠京沪的球迷消费力,依靠球衣、赞助、周边等方式回回血。
但大多数俱乐部甚至连这样的收入都少得可怜,收入来源只有门票、联赛收入分红、广告、赞助和母公司注资等,这其中注资也是最主要支撑俱乐部运营的来源。
换言之,目前的中超俱乐部,没有一家可以说做到俱乐部层面的自负盈亏,这也很好理解,相比于国外联赛的俱乐部,中超俱乐部没有自己拥有所有权的主场(除开河南),缺少对自己场地的开发权,加上球迷消费习惯差异、消费欲望不强,俱乐部缺少自负盈亏的基础。
而且由于前几年实行中性名政策的缘故,对于很多私企来说,运营中超俱乐部所起到的广告作用也被剥夺,投资运营欲望就更低了。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不是这次公告,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三镇的投资方是谁。
据悉三镇的投资方(房地产企业)由于自身主业经营遇到困难,从年初便在寻求合作,也支撑俱乐部运营到现在,现在明确表示将不再投入。
2. 三镇会像江苏队一样夺冠即解散吗?
按照三镇官方公告的说明来看,现在三镇的情况还没有像当初江苏队那样糟糕。
当初江苏队在夺冠以后,由于母公司苏宁集团遇到的经营问题,俱乐部面临生存危机,随后江苏俱乐部的出售一直不顺利,尽管苏宁集团也和三镇一样是零元转让,但需要新投资方承担此前江苏队的债务,最终没有投资方接手江苏队,江苏队只能宣布停止运营,最终解散。
三镇目前的情况是投资人表态:“截止2023年8月31日,俱乐部所有债权债务由投资人承担,确保停止投入资金之日,俱乐部零负债。
同意将其持有的三镇俱乐部100%股权以零对价的方式无偿转让。
愿意将其投资兴建的三镇俱乐部基地继续无偿提供给三镇俱乐部使用。”
这也就意味着接手三镇不需要像当初江苏队一样承担此前的债务,能够给新投资方很多便利,同时还有俱乐部基地使用权的保障。
但对于三镇来说,他们同样面临着生存危机,在投资人停止注资后,尚不知三镇投资人此前的投资是按年度配比一次打好款还是按阶段投入,如果是前者至少今年年内三镇的运营不需要太过担心,但如果是按阶段投入,那么就意味着从9月1日起,三镇俱乐部的所有花费开销都需要俱乐部自负盈亏,这些支出包括场地使用、安保费用、球员工资、比赛交通费用等等。如果俱乐部账上没有资金,又无人暂时托管的情况下,俱乐部正常参加比赛可能会有问题。
一旦三镇始终无法推进股改,并且俱乐部没有新的资金进入的话,俱乐部账上的资金一旦用尽,等待着的就是球员欠薪以及各方面支出账单的催促,外援如果告上国际足联,首先俱乐部将无法进行引援,紧接着的就是俱乐部能否通过中国足协的新赛季准入。
一旦无法通过准入,即便是俱乐部自己没有停止运营,实质上也和“解散”没什么区别了。
3. 三镇公告透露了什么信息?
除开投资人不再投资以外,三镇官方还表示俱乐部在年初起就积极寻求股改事宜,同时对于年内完成股改充满信心。
这句话以及零负债零元股权转让加在一起,其实就是一个变相的逼宫有关方面:“如今我已经仁至义尽,我自己的工作做到位,剩下的我不管也不想管了,找人接盘推动人接手是你们负责的事情。”
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按照三镇官方提出来的这么好的转让条件,那么为什么至今仍没有明确的新投资方表态来接手呢?或许这也说明了三镇股改的进程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已经到了需要发布公告来加快进度的程度。
并且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新投资方不需要承担三镇此前的债务,也不需要为收购股权花费其他资金。
但每年运营球队的费用,这一笔钱和支出是固定的。按照《北青》的报道,作为一家房地产企业,武汉尚文近几年对职业足球始终保持理性投资,平均每年的投资额度约为3亿元。在此之前,球队在卫冕中超、冲击新赛季亚冠联赛等方面已经付出了巨大的投入,很难为接下来俱乐部双线作战需要的各类开支找寻更多“出口”,于是在种种困难之下,投资人只得选择停止继续向俱乐部投入资金。
因此对于新投资方来说,三镇众多国脚级球员和大牌外援的工资费用,也同样不会是一笔小数目。
4. 三镇此次的危机会影响接下来打亚冠吗?
由于新赛季的亚冠将在9月份开赛,按照三镇公告提到的9月1日后投资人不再投资的说法。不知三镇投资人此前的投资是按年度配比一次打好款还是按阶段投入,如果是前者,在今年年内三镇的正常运营不需要太过担心。
但是如果是阶段性投入的话,三镇出战亚冠的各项费用,例如转播制作、主场安保、场地租用、往返客场的差旅费等都需要俱乐部自己承担。如果股改进程不顺,同时俱乐部账上没有相应资金或者没有托管方介入的话,那么三镇能否顺利参赛就要打上一个问号。
同时,考虑到非疫情情况下,亚足联对于自身原因退赛的行为已经是零容忍,如果三镇参赛出现困难,中超在亚足联的席位和名额分配会不会进一步受到冲击,也不好说。
《北青》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三镇俱乐部并不会停止运营,球队亦不会解散或退出中超及亚冠比赛。”而公告中三镇则提到:“俱乐部已召开紧急会议,针对俱乐部目前的危机,要求俱乐部全体工作人员坚守岗位,与俱乐部一道共克时艰,积极自救,力争完成本赛季联赛任务。同时,俱乐部也紧急向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汇报了俱乐部目前面临的困境及可能发生的后果。”
后记
三镇此次的事件其实还是说明了中国足坛一个最基本的现状:俱乐部基本没有任何自身造血能力,只能依靠投资方输血,虽然是市场化运作,却没有一家俱乐部真正能说靠自己能够担负起自己运营成本,更不用说靠俱乐部赚钱了。
在经历了前两年频发的解散风波后,我们不想也不愿意看到新科中超冠军武汉三镇就此消失,无论是接下来的股改还是未来前景,希望三镇能够好运。
懂球号作者: 老龄儿童
不代表懂球帝观点
严禁商业机构或公司转载,违者必究;球迷转载请注明来源“懂球帝”
9号弗朗西斯科利
2023-08-28 21:51:42
1800
可不可以把冠名权还给俱乐部?比如放宽字数限制,既在俱乐部中性名后面加上赞助商的名字,例如北京国安京东足球队、山东泰山文旅足球队、大连人万达足球队……毕竟职业体育离不开资本,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当下,给中国足球留点儿运营资金。
很难不流汗黄豆

2023-08-28 21:42:37
752
唉,说实话,现在看中超也就看个情怀了,竞技水平太差了,俱乐部不能盈利,水平估计很难再有什么提高了,怀念那几年的疯狂,可惜再也见不到了
你爱咋念就咋念
2023-08-28 21:35:48
705
8月初刚刚从武汉旅游回来,感觉武汉是一座非常有活力的大城市,重新找一个接盘公司应该成问题吧
玩w玩b
2023-08-28 21:53:08
643
程序员的中性名慢慢发挥它的重要性了。
尔里777
2023-08-28 21:36:46
288
武汉队早就开完会了,下一个冤大头也已经找好了,非常理解刘老板的选择 谁也没有这么多闲工夫掺和这铁赔不赚的业务了!
支云套马杆
2023-08-28 21:34:35
262
俱乐部无法盈利,中国足球无出头之日。
这顶大锅🐷协你给我背背好!
yimouren
2023-08-28 23:06:57
241
中超球队最值钱的就是冠名权,把这个砍了,加上本身就没有造血能力,傻子企业才愿意接手。别什么都要学欧美的,别人花了上百年培养的市场,在中国根本没有这土壤,而且现在传统体育的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还想着走别人的老路根本行不通了
天亮后说分手
2023-08-28 22:10:03
189
就冲这一个强行要求改中性名,程序员就应该进去,现在真是大快人心啊!一下把中超的吸引力给剥夺了,没有广告效应,谁乐意投资你啊,人家又没疯
足球就是梅西梅西就是艺术

2023-08-29 04:06:24
54
我一直觉得商业化足球太早了。这个摊子已经没救了。都说俱乐部要有造血功能。它就是真有造血功能,投资方看得上俱乐部那点血吗?说白了这些俱乐部压根就不是冲着足球本身来的,玩的不是足球,玩的是通过足球和zf联系起来拿到更好的政策,政策拿到就行了,钱往俱乐部里一扔,这些钱砸出多大水花人家不在意,在意的是这个水花能换来多少利好政策。现在政策收紧,水花没用了,俱乐部留着就也没用了,反而变成身上的虱子巴不得赶紧甩开。欧洲足球为啥能发展起来,本质上是因为欧洲的足球才是真正靠喜欢足球的人堆起来的。那些百年豪门起家可能仅仅是某个小酒馆里十几个人心血来潮组织起来一起踢球,虽然业余但是人家基础牢靠,这些立身于热爱的俱乐部为爱发电,就算没钱也散不了,每个人宁愿自费掏钱都要坐最便宜的车住最便宜的店吃最便宜的盒饭踢最想赢的比赛。换国内这些所谓俱乐部,球员,他们做得到吗?
降低准入门槛,把足球还给热爱足球的人,还给社区,还给基层,让每一个喜欢足球的人都有机会参与进去,而不是交给那些打着足球的名义捞金的人,才能真正让足球落地。落了地才有机会扎根。有了根,这个运动才能慢慢的开枝散叶。无根浮萍的金元足球就像风口上的猪,风停了就摔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