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是欧预赛小组最终轮,爱尔兰和匈牙利争附加赛名额的绝杀逆转这一场。
爱尔兰末两轮之前的形势和中国队 25 年十八强赛最后两轮相似,两连胜能进附加赛,但很难。而且他们的对手有一轮葡萄牙,除了 C 罗受年龄质疑,地位在这个小组中和日本队在亚预赛的位次相当,绝对比中国队面对的印尼雇佣军团更有战斗力。
匈牙利领先了 95 分钟,在超补时的时候才被绝杀。也不能说匈牙利最后阶段的保守和让球权不对,但就偏偏整场都没有落后过,一落后就嘀嘀嘀倒计时了。
![]()
关键这场比赛的几个进球,除了第一个角球配合边路传中争顶头球,全是长传过顶制造的机会,而不是我主张的地面配合。
![]()
该说什么好?
![]()
该承认我的错误?长传进攻并非低效浪费的代名词、地面配合推进并非唯一的进攻最优选择?
![]()
该仔细看看这场比赛,双方打得比较多的,究竟是不是长传过顶?效果比较好的,究竟是不是长传过顶?
![]()
匈牙利真是领先了一整场,因为赛前他们积分占优,打平就出线(进附加赛),所以 0:0 时就形势领先,真不是四舍五入,而是实打实的。
然后他们一开场就中线任意球,角球,角球,角球,进球,几乎没有运动战,就实打实的领先了。相当于领先了一球半,追回一个都不怕。
放一张我回看整场比赛做的笔记,双方每次各是怎样攻击对手的?
![]()
大部分时间里,匈牙利选择走地面更多。爱尔兰在上半场选择地面的比例和匈牙利并没有拉开,但是场上形势相对被动,虽然曾扳平,但随后还是落后了。
![]()
下半场爱尔兰大概看这样没戏,所以打出了老派英式的空中作业为主,但前半程还是被动多一些,尤其前 20 分钟,匈牙利的攻势次数几乎要比爱尔兰翻倍多。
虽然从制造比较好的进攻机会来看,爱尔兰并不吃亏。但这个阶段匈牙利又领先着一球半,进攻投入无需太大,所以不压人数不冒险,自然机会也不容易出太多。而且这样相持,有点像给爱尔兰倒计时——时间差不多了哦!匈牙利并不急迫要再进球,只要把表走完就赢了。即便这样,下半场匈牙利创造出的好机会,还是不亚于爱尔兰,甚至还有一点小优。
![]()
但是爱尔兰真正出招是在后 35 分钟,不知我不说你会不会留意到,第 58 分钟开始,爱尔兰的起球有从中路起的了。上半场和下半场前三分之一,爱尔兰都是边路起球,后场起球,有后场起半长传到中场,中场再试图向前接力过顶,但效果可以说很差。因为你得在中线背身接到球以后转身,或者只能不看背后啥情况直接蒙一脚。现代足球快节奏,你一需要转身就完蛋了。但下半场后 35 分钟,也不知该不该说匈牙利的前场逼抢降档,还是后场主动收缩,爱尔兰可以拿球推进到中场中路,然后起过顶球了,之前是完全没有。
首先中路过顶更容易过去,因为比从边路来距离近了,球在空中飞的时间更短了。
其次中路过顶球的防守逻辑和边路起球不同,边路来的球你能顶到,顶回去就到了边路,但中路来的球原地顶回还是中路,给一点角度顶回去也还在正面,给很大的角度顶到旁边去才会角度变小。
然后是你更不容易人球兼顾,对方的抢落点的队员,和来球,更容易处于你的两侧,没法一眼看全。
最后还有,过顶之后回追,面朝本方球门,乌龙的角度更大。
所以爱尔兰这个阶段增加了的中路进攻,转变了场上形势,匈牙利还能控比较多的球、打更像那么回事的边路反击,但整个下半场的后半段,爱尔兰追平了整个下半场的攻击回合数,说明后三分之二个下半场,爱尔兰占到了一定的上风。
匈牙利方面,不知该说他们的优势意识让他们有所保守,还是之前的控局和跟传统英式的争顶对抗也消耗了他们的活力。你要说他们主动配合爱尔兰反客为主,他们是不会承认的。但他们确实在临近冲线的时候,有些球直接大脚开到前场交还爱尔兰,或者直接开出边线交还球权,体现出心思在庆祝,而不那么愿意去拼每一球了。
虽然 80 分钟丢一球被追平,但还领先着一个积分,匈牙利在常规时间最后 10 分钟开始,基本上是选择了更为收缩。所以最后几分钟,就算匈牙利控下球攻到前场,也没谁跟上来配合持续进攻了。
错吗?似乎在逻辑上,再对攻才是“彪呼呼”。可结局却又那么刻骨铭心。
最后时刻要保持比分结果、不再丢球,不能靠全线退守,而是要主动前压,让对方也必须留防守兵力,制造本方后场的宽敞空间,再回传,引诱对方逼抢后,再传递到前场角球区去护球耗时间、制造死球。
匈牙利是输在体能吗?其实爱尔兰也是崩溃边缘吧?只不过爱尔兰必须要为了逆袭的最后一线可能豁出去,而匈牙利的整场领先,却在最后完全幻灭。
或者换句话说,如果事先就告诉你这样打下去会在 96 分钟被绝杀,匈牙利怎么也能挤出些体能,在前场多攻一分钟。
也不能缺一个照应开头的总结。全部进球确实源于空中作业,但只有扳平的点球和最后的绝杀球来自后场远距离的输送。匈牙利能全场占据优势的主要倚仗,也是他们更多走脚下的战术侧重;爱尔兰在整个上半场,和匈牙利在脚下攻势的比重几乎一样。所以,虽然进球来自空中作业,双方都还是很看重脚下、看重边路。而爱尔兰最后时刻能连扳两球,空中不是关键变量,中路才是。
除了进球,双方制造的次一级的好机会当中,匈牙利占优,也更多是通过地面配合创造的。而爱尔兰全场仅有一次没进球的好机会来自地面,其它全部源于高球,可见他们的脚下实力,在这一场中不占优,这可能也是他们选择空中作业的另一个原因。
总之,这场比赛的集锦是空中球的胜利,但看整场则未必。匈牙利尽管输了结果,但他们掌控了更久的控球时间、更多的进球良机、更长的领先时间,可以说掌握了比赛 99% 的主动,除了输了被绝杀和最后的结果,地面并没有输。
如果我们也在一场比赛中脚下被完爆,或许也只能赌一赌空中。但空中也需要好的吊传球脚法,和好的发射点制造,也要走脚下进入射程。
本场比赛空中进球,也并非仅体现空中球的战略价值。真正造就这些进球的,是变化。双方都不是固定打同一种套路,硬凿十遍二十遍制造出来这些进球,而是地面、空中,边路、中路,搭配着来、间杂着来,才在某一次机缘巧合、攻防配合之下,成功杀入了集锦。未必下一次,同样的都有的比赛,全部的集锦又都是地面了也说不定。
假如我们进军了世界杯,那么到了小组赛阶段,一定会碰到欧洲球队,还说不定要碰两支欧洲球队。那么爱尔兰和匈牙利这样,附加赛级别的欧洲球队,势必将成为我们争出线权的主要劲敌,同时也是拿分机会。所以我们要观察他们、研究他们,能弄懂的部分学习他们。他们也会有中场界外球向前抛,背身拿之后再找下一可能,这种笨笨的选择。但整场就一次。他们能在整个下半场平均每一分钟各攻一次,我这个统计还是主要只关注从后场推进到前场这种“攻入”,持续在禁区附近获得边线球的,和一些角球、任意球的传中,我就没记入。我们的比赛里的那些个下半场,会也有这种比赛节奏,和相似质量的比赛内容吗?
如果要细揪,这场球至少还能总结两个知识点。但先止于此,等将来准备做专题的时候,再拿出来发挥。
差点就这么发出来了。漏了好重要的一条:
承认错误。长传过顶球,是在被高位逼抢时必须的一招,利用对方防线整体前压、后卫线身后的“无人区”纵深宽阔。
也可以这么说:从追求极致控球,随着大家纷纷跟进高位逼抢,长传反击又拥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也因此逻辑,如果需要破龟,对方收缩防御,从很远的地方起长传高球,就没有那么大的无人区可利用,就只是最后时刻没有办法的办法,像这场比赛最后绝杀球,超补时这种时刻。千万不能因为这个球碰巧进了、翻了,就把对足球规律的底层认知给颠覆了。你但凡还有 1 分钟补时,都该学学本文提到的爱尔兰的精髓,要追求从中场线、中路的过顶,而非长传高球。以及要打出变化,跟前一次进攻有错落。
那么怎么运转到中场线中路?那还是要看你们阵型、看你们脚下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