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球帝首页>动态> 懂球号> “太子”扎堆没球踢,英格兰人也开始发愁了

“太子”扎堆没球踢,英格兰人也开始发愁了

懂球号作者: 橘猫看球 2025-09-26 12:00

近日,欧文在做客费迪南德的节目时,重提了一个大英足坛流行的老论调——英格兰培养出了全世界最优秀的年轻球员,本国联赛却很少为他们提供证明自己的舞台。

有数据为证,英格兰U17队问鼎2017年世界杯,U19队夺得2022年欧青赛冠军,U21队更是在2023和2025年连续折桂欧青赛。这些冠军阵容中不乏被寄予厚望的未来之星,但能在英超稳定担任主力的凤毛麟角。根据Opta数据显示,上赛季英超23岁以下英格兰球员出场时间仅占4.7%。

反观西班牙、葡萄牙等国,让十八九岁的年轻球员担纲主力已是常态,亚马尔、佩德里等青年才俊已成长为俱乐部和国家队的双料核心,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成年国家队的竞争力。英格兰代表队最近几届大赛的成绩可圈可点,可离“足球回家”始终还差一层窗户纸。

英格兰U21今夏欧青赛卫冕成功

富有的“烦恼”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天赋是一码事,真正成就天才的是高质量的实战锻炼。英超难给本土年轻人出场时间的原因很简单——身处世界第一商业联赛,英超俱乐部是结果导向的独立商业实体,国家队的发展需求并不是俱乐部考虑的优先事项。

财政层面,赛季末的每个联赛名次都价值连城,遑论欧冠资格或降级名额。从个人角度看,比起冒险给未经考验的本土小将“练级”,日常面临丢饭碗威胁的英超主教练们自然倾向于使用成熟的国际球员。

和拥有独一档财力、可以随心所欲地采购心仪球员的英超俱乐部不同,西葡德法多数俱乐部以培养并出售球员为生存之道,成绩只能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让路,努力维持"练级→出售→再练级"的良性循环。

今夏葡德法等联赛处于转会净收入状态

正如上文所述,英格兰并不缺少天才胚子,本赛季刚开打,便涌现出道曼(阿森纳)、恩古莫哈(利物浦)、布拉德利-伯罗斯(阿斯顿维拉)等一众小龄新星。然而,亮相后的下一步才是关键。

萨卡、福登、阿诺德这些幸运儿的成长路径难以复制,每一位“豪门太子”的身后是无数在一线队边缘徘徊的青训球员,渴望着转瞬即逝的上位机会。与此同时,球队却持续从海外引进成品球员。

今夏卫冕冠军利物浦豪掷千金签下维尔茨、伊萨克、埃基蒂克等球星,而青训出品昆萨只得出走德甲,U21欧青赛MVP埃利奥特也外租维拉寻觅机会,他们的天赋有目共睹,却不得不在争冠球队残酷的竞争环境下沦为牺牲品。

在今年初的默西塞德郡德比中,红军首度在英超排出无本土首发阵容,而在刚结束的欧冠首轮,又创下队史欧战首次无本土球员首发的纪录。国脚阿诺德自由身离队之后,红军“去英格兰化”已成常态。

昆萨加盟勒沃库森

卖青训,为平账

英超球队出售青训球员的倾向也与财政监管政策紧密相关。无论是欧足联的财政可持续性规则(FSR),还是英超的盈利与可持续性规则(PSR),都有对俱乐部滚动周期内亏损总额的限制。

由于青训球员的注册权在俱乐部财报上的账面价值近乎于零,在出售价款相同的情况下,可制造更高的账面收益(注册权处置收益=出售价款-注册权账面净值),青训球员成了英超球队的“平账利器”。

今夏,“PSR困难户”维拉被迫出售六岁即加入本队青训、出战167场的雅各布-拉姆塞,球迷黯然神伤,却也早已习以为常。过去五年里,维拉陆续出售格拉利什、楚克乌梅卡等青训产品,获利2.46亿英镑,同期仅次于切尔西的3.65亿。

英超俱乐部近五年出售青训所获的利润

诺丁汉森林自1941年来保持了每场联赛必有青训球员的纪录,去年12月险些因耶茨停赛而中断,依靠18岁的扎克-阿博特进入替补席才得以延续。这种局面部分源于森林23年为规避PSR处罚而出售青训翘楚布伦南-约翰逊的交易,讽刺的是,由于出售日期太晚无法计入之前赛季的财报,森林没能逃过扣分处罚,险些降级。

纽卡主帅埃迪-豪去年夏天出售青训球员埃利奥特-安德森时忍不住吐槽:"我们这么干到底是图啥?”这位4,100万欧元转会费的23岁中场如今已入选英格兰代表队。

在“青训卖人榜”上排名第三的曼城青训质量广受好评,近十年却只有福登一人成长为长期稳定主力。一方面,长期屹立于欧洲顶峰的蓝月用人标准颇高,普通球员难入一线队法眼;另一方面,据业内人士透露,曼城还把出售青训做成了一门生意,提供优惠付款方案以激励他队购买球员,加入二转分成增厚未来收入,很多交易还附加了回购条款,方便球员发展顺利后为己所用。

至于早有“出租车”名号的切尔西,其“多买多卖”的经营模式不必再多做介绍。

蓝月“青训独苗”福登

卖青训固然有“利”可图,别忘了英超要求本土培养球员报名人数不少于8人,每支球队都有填充本土球员名单的需求。于是我们看到,相近水平的年轻球员在英超内部循环,幸运的如帕尔默通过转会迎来新生,不幸的则迷失在了颠沛流离的生涯中。

算盘打得叮当响,唯独缺了人情味。10/11赛季英超平均每队拥有3.7名本地球员,到25/26赛季这个数字下降到了2.7。本地旗帜的缺失已成当今普遍性问题,他们曾是俱乐部与当地球迷间的重要情感纽带,如今成了“稀有物种”。

本赛季维拉、伯恩利、利兹联和狼队阵中已无本地球员,柯蒂斯-琼斯是利物浦队内本地独苗,曼联也仅有梅努和第三门将希顿来自曼彻斯特地区,可谁知道一年前还代表英格兰出战欧洲杯决赛的梅努前路在何方?

25/26赛季英超各队本地出生球员数量统计

闯荡之路

以往大英新星在母队缺乏机会时,通常会被外租至低级别或英超中下游球队锻炼,效果取决于外租俱乐部技战术风格与球员本人和母队要求的适配性,里斯-詹姆斯便是该模式的成功典型。而考虑到所有权问题,若不能为球队贡献立竿见影的即战力,年轻人想在新球队立足并不容易。

利物浦通过外租精细化管理,提高年轻球员外租锻炼的效果,埃利奥特、泰勒-莫顿、布拉德利都曾通过在英冠历练的经历实现水平跃升。红军前体育总监朱利安-沃德便是从外租发展经理的职位晋升而来,足见俱乐部上下对外租工作的高度重视。

然而对于更多年轻球员来说,外租仍像是“开盲盒”,前途未卜。也正因此,贝林厄姆的“非典型”成功路径引发了业界关注。

贝林厄姆的成长路径有望引领新潮流

比起英格兰赛场风格单一而又竞争激烈的恶劣生存环境,长于培养年轻人的德甲、法甲乃至荷甲或许能帮助球员接触多元战术,培养文化适应力,实现加速成长,再以成熟领袖而非新秀之姿回归大众视野。

历史上,英格兰足坛对输出人才持保守态度,球员和经纪人担心一旦离开本土圈子,国家队机会或商业赞助就会减少。再加上对文化和语言隔阂的忌惮,以及脱欧后大英球员占用非欧名额构成的阻力,各种负面因素令大英新星望而却步。

随着贝林厄姆、桑乔、吉滕斯等球星在海外取得成功,前往海外联赛不再被视为“曲线救国”,反而可能成为一条快车道。今夏小贝林厄姆、莫顿等新一批年轻球员勇敢迈出了外出打拼的第一步,他们会闯出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吗?

多特蒙德的大英“三代目”吉滕斯回归英超

写在最后

阿兰-汉森当年那句 “靠孩子你什么也赢不了”,已被证明是谬论——只要获得合适的发展机会,年轻人真的能为球队赢得冠军。更何况,没有孩子,未来只会输得更惨。

英足总曾希望借脱欧之机把本土培养球员报名下限增至12人,英超却以"无证据表明外援限制有益英格兰队"为由否决。归根结底,英超与足总的底层动机截然不同,双方利益难以协调一致。

健全的足球产业是国家队竞技水平提升的基础,而当商业化做到极致时,又可能反过来制约本国球员的发展,世事便是如此有趣。当然,大英的烦恼是建立在高水平基础上的更高要求,对于“足球后进国家”来说,还是先把第一步做好吧

END             

作者橘猫,CFA/CICPA,曾就职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国际足球管理公司,现于上市公司从事投资风控管理工作,运营公众号、播客「橘猫看球」

资料来源:

The Athletic

Original Football by David Skilling

懂球号作者: 橘猫看球

不代表懂球帝观点

严禁商业机构或公司转载,违者必究;球迷转载请注明来源“懂球帝”

热门评论(9)

2025-09-26 12:05:57

265

凯恩当务之急,是把罗本的铁棍拿过来

查看回复(3)

2025-09-26 12:12:30

237

我有一计,每场比赛至少要有一名本土u23球员出场,出场时间不得低于45分钟,长此以往我大英必然崛起

查看回复(33)

2025-09-26 12:35:41

69

纯扯,难道不是因为培养了一群边前腰,各个球王踢法,俱乐部伺候的相当到位

查看回复(8)

2025-09-26 12:10:33

45

凯恩以后退了感觉谁也不服谁

查看回复(21)

2025-09-26 12:01:21

32

搞几个好的边后卫,中后卫才行,中前场人挤人,功能重复的也太多

2025-09-26 12:13:22

31

诶?我一直觉得只有本国球员+俱乐部青训+稳坐首发才能叫太子。

查看回复(26)

2025-09-26 12:11:45

21

不是巴萨的财政巴萨真的这么用力用这么小的年轻人嘛

查看回复(2)

2025-09-26 12:09:28

9

利物浦一线队连本土球员都没几个了

查看回复(9)

2025-09-26 12:04:46

8

要不要考虑下为遥远的东方大国踢球?出场时间肯定管够

查看回复(4)

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