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球帝首页>动态> 懂球号> 列维:一个在算盘和奖杯之间徘徊的主席,也是一个俱乐部的英雄

列维:一个在算盘和奖杯之间徘徊的主席,也是一个俱乐部的英雄

懂球号作者: 第一天来上班 2025-09-05 18:22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JohnDoe无名氏”,原文章发布于2025年9月5日。

2025年的这个夏天,热刺官方宣布:丹尼尔-列维将卸任主席一职。这个在位超过二十年的男人,终于把手中的算盘和球场一同交了出来。

对于球迷来说,这既像是“终于”,又像是“可惜”。

因为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过热刺从白鹿巷的老看台一步步走向豪华新球场,也看到过无数次“就差一步”的遗憾。换句话说,列维的卸任,就像一部剧情拉得很长的电影忽然到了片尾——观众一时之间还不知道该鼓掌,还是叹气。

一个金融人的足球梦

列维1962年出生在伦敦,剑桥大学学的是经济。他本质上不是足球人,而是金融人。90年代,他和ENIC集团老板乔-刘易斯走到一起,开始做投资、做并购。

2001年,他正式入主热刺。

如果把俱乐部当成一家公司,列维接手时的热刺,就是那种品牌响、资产老、产线(球场与训练基地)偏旧、营收天花板明显的老字号。2000年12月,ENIC仅仅用约2200万英镑买下俱乐部29.9%股份(主要来自阿兰-休格),列维进入董事会。

彼时的白鹿巷容量约36,000出头,而队伍2000-01赛季联赛在第12附近徘徊,属于“英超中游、偶有杯赛想象力”的水平。

上任一月内,列维先动了主帅位置:2001年3月16日解雇乔治-格拉汉姆(合同与信任问题是导火索);3月下旬–4月,请回“白鹿巷之子”格伦-霍德尔。这既是安抚人心,也是管理层“我要换一种工作方式”的宣言。

随后,他引入(又多次调整)总监/主教练双轨的技术管理模型:2004年请来弗兰克-阿内森任体育总监;2005年由达米安-科莫利接班。

这个科莫利,很多利物浦球迷应该很熟悉,芬威收购了利物浦之后,科莫利是作为第一代领导班子进入红军利物浦。

这个模型的核心不是“谁拍板”,而是流程化的人才筛选与资产管理:数据+球探池+合同结构,保证“买得准、卖得值、薪资线可控”。

热刺的初次起飞

真正让热刺得以腾飞的,其实还是列维对领导班子的选人和用人——果断、坚决。

2008年秋天,热刺开局糟糕到“史上最差开局”的地步,胡安德-拉莫斯的欧战光环在英超完全失灵。那时,联赛8轮1分,白鹿巷气氛像压抑的旧仓库。列维很清楚,如果球队就这样滑下去,前几年积累的声誉、商业谈判、甚至球员价值都要“蒸发”。于是他亲自拿起电话,找来了一个看似“传统”,但在英超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江湖——哈里-雷德纳普。

彼时的雷德纳普带领朴茨茅斯在足总杯四分之一决赛中战胜曼联,完成了足总杯三次战胜曼联的壮举。随后,他又于4月5日在温布利球场的半决赛中战胜西布罗姆维奇。他率领俱乐部时隔69年后再次闯入足总杯决赛,并于2008年5月17日凭借恩万科沃-卡努的进球,以1-0战胜卡迪夫城,夺得足总杯冠军。

而朴茨茅斯,也在05赛季之后稳定在了联赛中游——第九名,这也是俱乐部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最高联赛排名。

雷德纳普自己回忆过那通电话:“丹尼尔说,‘我们需要一个能马上稳住更衣室的人。’我笑了:‘你确定吗?你这船现在可是一头往下沉。’他说,‘正因为这样,才要你来。’”

就是这次选择,让列维展现出一种少见的“务实”——他一向喜欢长远规划,但在危机时刻,他愿意把钥匙交给一个能马上起效的人。

哈里到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战术革命,而是把训练氛围放松,把战术板上的复杂箭头擦掉几条。他对球员说得很直白:“伙计们,踢你们会踢的,别想太多。”

这一点,其实与列维的性格形成了强烈反差。列维是那种“永远算计成本”的人,而哈里是“先把人哄开心再说”。两股气质的叠加,居然让球队在那几年出现了化学反应。

而另一边,科莫利则为了08/09赛季的糟糕开局而买单走人,列维亲自操刀,扛起了转会的生杀大权。

随着雷德纳普的上任,以及从0506年开始囤积买入的小妖的快速成长,热刺在联赛中开始展现出稳定性,雷德克纳普带领热刺三年内第二次获得联赛第四名,开始让热刺常常曝光在更高级别的赛场上,慢慢成为即曼联、切尔西、阿森纳、利物浦之后的第五股力量。

2010-11赛季,热刺在雷德纳普带领下,第一次杀进了欧冠正赛。

小组赛和国际米兰的对决,白鹿巷见证了贝尔左路生吃彼时的世界前三级别的右后卫麦孔,彻底打响了白鹿巷的名号,那种“热刺也能在欧洲舞台掀起风暴”的感觉,是此前二十年球迷几乎没奢望过的。

而在背后,列维的角色也很关键:

他没有在那几年大规模套现贝尔、莫德里奇,而是选择咬牙留下,让球队的竞争力维持;他在转会谈判上继续“抠门”,但在工资架构上给核心球员做了“适度突破”,算是为球队竞争力让步。

这种微妙的平衡,让人们第一次看到列维不是只会算账的“铁算盘”,他也知道在关键时刻,成绩本身就是最大的投资回报。

然而,等球队在2012年达到巅峰——那支拥有贝尔、莫德里奇、范德法特的阵容——问题就来了:雷德纳普渴望更大胆的补强,他喜欢经验丰富、即插即用的老将;列维依然坚持“有残值、有成长空间”的投资逻辑。

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感叹命运的反复无常,切尔西夺冠的蝴蝶效应也最终影响到了伦敦城的白鹿巷。

球迷们感叹当时那支夺冠的切尔西阵容里的核心球员,都已经进入职业生涯的末期,那是穆一期切尔西铁血男孩最后的自我救赎和自我证明,却没想到热刺在联赛中虽然稳住了第四名,但是因切尔西夺冠,而最终欧冠资格被挤掉。

2012年欧洲杯后,雷德纳普下课。热刺第一次飞得很高,但没能稳在云层之上。

重新起航

2012年,中场核心莫德里奇离开热刺加盟皇马。2013年,贝尔以创纪录的身价加盟皇马。两笔交易,标志着第一阶段起飞的热刺被彻底清盘,而命运的玩笑在于,把第一阶段的雷德纳普意外性地揍下课的,是穆里尼奥一期的老登们。

而把热刺的核心挖走的,则又是穆里尼奥这个老冤家........

雷德纳普走后,热刺换了几任教练。博阿斯来了又走,舍伍德短暂接管。就是在舍伍德手下,2014年春天,一个叫哈里-凯恩的青训前锋第一次在联赛中连续首发。

那场比赛是 2014年4月7日,对阵桑德兰。凯恩进了他英超的第一个进球。赛后,舍伍德拍着凯恩的肩膀:“小子,你不是租借货色。你是这的未来。” 凯恩憨憨地笑着,回答得很英式:“Cheers,boss。”

当时媒体并不看好他,甚至有人调侃:“列维只是不想买前锋,才推青训出来糊弄的。”

但列维心里清楚,他需要一个代表热刺的本土核心,就像利物浦有杰拉德。几年后,《泰晤士报》评价说:“凯恩不是热刺花钱买来的,他是热刺自己流血流汗生长出来的。这是列维唯一一次耐心等待的豪赌。”

列维的耐心没有白费,仅仅两年后的2014年,此前的积累和节省,使得热刺再遇到对的人之后重新起飞,而这个对的人的名字叫做——波切蒂诺。

从南安普顿挖走波切蒂诺的操作,和当初从朴茨茅斯挖走雷德纳普一样,都是列维亲自出马给后者打电话。

而波帅在南安普顿打造的高压体系、培养青训的能力,打动了列维。《卫报》曾报道:在那场会议上,列维一开始就抛出问题:“你能不能在有限的预算下,把球队带到欧冠?”波切蒂诺淡定回答:“如果你给我时间和青训,我能。”

2019年,热刺和红军会师在欧冠的决赛,很可惜的是,并非豪门的热刺再次成为背景板。

就和他们当年因为切尔西欧冠夺冠,而丧失欧冠资格一样——没有人会关心失败者,除了他们自己。

“失败者”热刺

列维想要改变这种生态位,很早就想做了——那个开局联赛8轮1分的2008年。

这就像是列维在热刺追求的毕生愿望一样,而这个愿望的名字叫做:新球场。

只是受限于现实和资金,一直到2015年才真正动工。

很多俱乐部死于新建球场,耗时长久,投资巨大,运费材料等成本的涨价都有可能让新球场胎死腹中最终成为烂尾楼工程——瓦伦西亚就是一个最典型的反面教材。

但是,如果不建新球场,相当于是慢性死亡。列维很清楚这一点,但是自古以来,天才和疯子往往就是一线之差。

为此,列维亲自设计了融资方案,包括向美国市场发行债券,还与NFL签订合约,让球场能变身为橄榄球场。列维对记者说过一句话:“这是我们的未来。热刺必须有一座配得上21世纪的主场。”

最终,一座名为托特纳姆热刺体育场(Tottenham Hotspur Stadium)的新球场在2019年4月拔地而起,这座耗资了至少10亿英镑的巨物,承载着列维对热刺期盼的下一个100年。

在一次采访中,列维曾经疲惫地回应球迷对票价的提升,和对转会引援的失望:

“As much as we all love our clubs, they are also businesses where you have to make sure the income is sufficient to match the cost. It’s very easy to get into trouble.”(尽管我们都热爱自己的俱乐部,但它们也是商业机构,你必须确保收入足以覆盖成本。否则很容易陷入困境。)

没人知道列维这二十年来是怎么呕心沥血,把热刺拉扯成现在这样的。球迷们只会记得几个热刺有意思的梗:无冠,精打细算,和列维做生意是抽了吗?

连带着热刺的球员,也慢慢背上了梗体质:

是的,即便在过去的24/25赛季,热刺终于拿下了欧联杯冠军,但是在大多数球迷眼里——这仅仅是一支伪豪门。

他们是“失败者”。

可是,我们也是从失败者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没有谁天生拥有主角光环,成功与否的关键,不在于成就,而在于是否有重新再来的勇气。

如今,随着列维逐渐准备卸任,热刺球迷对他仍是爱恨交织。有人骂他“铁公鸡”,有人称他“现代热刺之父”。就像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里写的那样:伟大的领导者,总是矛盾的结合体。

而完成新球场的历史使命,顺利过渡的列维的身上,总有两股力量在拉扯。

他是建造新球场的工程师,也是空奖杯柜的守门人。他能让俱乐部品牌价值暴涨,却没能给凯恩和孙兴慜留下真正的荣誉。他代表股东的回报,却不得不面对北伦敦球迷的怒吼。

有人说他是“英超最成功的商人”,有人说他是“英超最失败的主席”。这两句话放在一起,恰好概括了他。

丹尼尔-列维留下的遗产,不只是一个现代化的球场,也不仅是凯恩与孙兴慜的故事。他留下的,是一种永恒的张力:在商业与理想之间,在理性与激情之间,热刺始终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平衡点。

而列维,则是那个永远皱着眉头,却把这支球队推到世界舞台的人。

懂球号作者: 第一天来上班

不代表懂球帝观点

严禁商业机构或公司转载,违者必究;球迷转载请注明来源“懂球帝”

热门评论(2)

2025-09-05 19:08:16

27

对列维的感情丝毫不亚于对孙哥,好期待列维和孙哥再次相聚。

2025-09-05 18:39:20

23

商业层面来说、列维是成功的

足球层面来说、列维保证了热刺的下限 但给不了更高的上限

查看回复(3)

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