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今年夏天的转会主打一个折磨人,除了此前已经谈妥的库尼亚外,红魔在买人卖人两方面都进展缓慢。蜂王姆贝乌莫讨价还价一个月,F4的离队工作更是推进缓慢。大家对曼联推进困难的问题讨论已经很多了,也各自得出了结论,完成了自己内心的逻辑闭环。
在我看来,曼联今年夏天转会之所以如此表现,新任足球总监威尔科克斯至关重要。
![]()
贾森-威尔科克斯自2024年4月加入曼联担任技术总监(后升任体育总监)以来,其工作风格和转会策略已逐渐清晰。与前任阿什沃思相比,他在一线队转会谈判方面确实有些差距,去年夏窗阿什沃思主导转会时,我们能感觉到曼联制服组明显都更“机智”了。而今年昔日曼联制服组在谈判中的笨拙感又回来了。
结合威尔科克斯的背景与当前曼联的夏窗动态,我们可以大概得出以下结论:
01 初掌大权,谨慎执行高层意志
威尔科克斯在来曼联以前长期深耕青训,在英格兰各俱乐部中有着很多青年球员资源。在拉爵入主曼联后,他多次用自己的优势资源为球队带来青年才俊,海文和奥比-马丁两名潜力股都是他的杰作。在引进、管理青年球员方面是一把好手。
而我认为他最厉害的地方,是政治觉悟。
威尔科克斯初掌大权,他的转会操作严格遵循老板拉特克利夫“理性投资”的核心方针,尤其在财务层面体现明显。
![]()
首先他把对抗溢价交易当做政治正确,在与布伦特福德谈判中,姆贝乌莫的报价从6500万镑提至7000万镑,威尔科克斯根据老板“降本增效”的指示坚决拒绝妥协,尽管一个多月都没拿下蜂王,但是在舆论场上传达出了不交“曼联税”的立场。
其次,他尽可能专注解约金条款目标,库尼亚(6250万镑解约金)和德拉普(3000万镑解约金)的追逐均锁定明确条款,减少谈判变量。尽管德拉普被切尔西截胡,但此类操作降低了曼联因谈判能力不足导致的溢价风险。
![]()
钱不钱的其实都是次要的,分期付款也是可以用的,为什么威尔科克斯看钱看这么紧?还不是因为不走样地执行老板的决定,这是政治表态。
02 工作惯性,难走出青训舒适区
威尔科克斯的曼城青训体系出身(主管6年)深刻影响其人才偏好,当前操作明显倾斜于年轻球员和旧部资源。
这个夏天,他主导签下16岁南安普顿后卫哈利·埃姆斯登-詹姆斯,并全力争夺富勒姆U17队长里奇登(Seth Ridgeon)和曼城青训中场努比西耶(Tyrese Nubisiye),强化梯队“造血能力”,冬窗时冬窗曼联以150万镑签下的海文被定位为“三中卫体系左脚中卫”,可以说他的转会策略更适合长期规划,而非短期明星效应。
![]()
这些签约成本低、潜力高,但需长期培养对即战力补强无直接帮助。青训导向虽符合曼联传统,也符合拉特克利夫的引援年轻化的指示,但在球队上赛季英超第15名的危机下,过度聚焦未来可能忽视一线队亟须的成熟战力,尤其在中场、锋线等关键位置。
威尔科克斯如此操作,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固然是不会犯错误,但是曼联想要快速补强也就更难了。
03 短板明显,保守策略的潜在隐忧
威尔科克斯的谨慎和青训偏好,暴露了其在顶级俱乐部全局运营中的经验不足。业内评价其“强硬不妥协”,例如在租借工资分担或转会费细节上拒绝灵活处理,导致交易流产风险增加。与此同时,曼联夏窗仅购入库尼亚一名一线队球员,阿莫林想要的姆贝乌莫迟迟不到位,中场核心的问题(如卡塞米罗老化、乌加特不稳定)未推动针对性引援。帕利尼亚、托利索等备选目标尚处接触阶段,至于卖人曼联更是处处受制于人(当然这也是前任埋的雷,历史遗留问题)。
![]()
尽管与CEO贝拉达关系密切,但阿什沃思离任后,威尔科克斯需统筹更复杂的足球运营体系(如谈判团队、数据部门)。拉特克利夫直言曼联数据科学落后于布莱顿,更依赖“威尔科克斯的眼光”,凸显系统性支撑不足。
04 转型期的“守成者”,尚未突破天花板
威尔科克斯在曼联的角色如同一位“政治守成者”与“财务守门员”。他以青训基因推动低成本人才储备,以谨慎执行老板意志保障纪律性,但尚未证明其能驾驭顶级豪门的复杂转会生态。
他的优势在于,善于挖潜青年球员且眼光精准,也得到高层信任位置稳固,契合曼联长期建队理念;但是他也有谈判灵活性不足、顶级即战力引援乏力、过度依赖“舒适区”资源的问题。
曼联下赛季若想重返欧战,需在关键位置(如中场、前锋)实现突破性签约。威尔科克斯能否在夏窗关闭前展现更主动的运作能力,将成为这一切破局的关键。
很难说。
红魔中场斯科尔斯
2025-07-17 10:51:33
40
只适合当青训主管。去年阿什沃斯的几笔操作,还是挺不错的,可惜政治牺牲了。
曼联第一爱迪生

2025-07-17 10:48:18
26
阿仕沃斯虽然走的不冤但确实有他的能力在,这个威尔考克斯反而更像阿谀奉承的奸臣